-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题 钟 秀 才 咏 归 堂 宋 /叶 适 钟 君 文 武 随 所 求 ,马 上 檄 草 兼 词 头 。五 兵 铸 就 杀 气 动 ,却 写 三 赋 祥 光 流 。左 逾 阴 山 右 绝 漠 ,汉 地 自 厌 胡 沙 恶 。圣 门 历 历 宫 墙 深 ,风 乎 不 知 咏 归 乐 。作 常 虽 窄 海 浪 宽 ,沂 水 何 上 八 九 吞 。当 年 曾 点 见 真 趣 ,推 琴 难 挽 由 求 论 。课 儿 读 易 夜 参 五 ,香 烬 销 沉 灯 莽 卤 。东 家 梦 熟 几 时 知 ,还 有 渔 人 叹 良 苦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九(bā jiǔ)的意思:指时间或事物的数量接近九成,接近完全。
参五(cān wǔ)的意思:指参加某项活动或比赛的人数多达五个。
词头(cí tóu)的意思:指词语的开头部分,也指事物的开端或起源。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点见(diǎn jiàn)的意思:形容见识浅陋、眼界狭窄。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宫墙(gōng qiáng)的意思:指宫殿内的墙壁,也借指守卫险要的地方。
汉地(hàn dì)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的土地。
何止(hé zhǐ)的意思:不仅仅是,远远超过
胡沙(hú shā)的意思:指狂风吹沙,形容大风吹起沙土,使人难以辨别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课儿(kè ér)的意思:指事情或工作需要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良苦(liáng kǔ)的意思:指良苦的心情或艰辛的努力。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莽卤(mǎng lǔ)的意思:形容人粗鲁无礼,不知规矩。
门历(mén lì)的意思:指门外的事物,比喻外界的情况。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三赋(sān fù)的意思:指文学作品的三种不同体裁:赋、议、辞。
山右(shān yòu)的意思:指山的右边,比喻权势集中的地方。
圣门(shèng mén)的意思:指道德、学问或技能高超的门派、学府或机构。
文武(wén wǔ)的意思:文指文化,武指武力。文武表示文化与武力并重,既强调学问修养,又注重武艺技能。
五兵(wǔ bīng)的意思:指五种兵器,即金、木、水、火、土,代表了战争中的各种武器和战略。
祥光(xiáng guāng)的意思:祥光指的是美好的光芒或光辉,意味着吉祥、光明和幸福。
香烬(xiāng jìn)的意思:形容事物已经燃烧殆尽或灭亡的状态。
阴山(yīn shān)的意思:指遮蔽阳光的山,比喻阻碍或遮蔽人的前途或发展。
咏归(yǒng guī)的意思:咏归是指向往事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由求(yóu qiú)的意思:通过努力追求,从而达到目标。
渔人(yú rén)的意思:指有智慧和耐心的人,能够冷静应对困难和挑战。
真趣(zhēn qù)的意思:真实而有趣味
铸就(zhù jiù)的意思:形容通过努力和付出创造出优秀的事物或成就。
八九吞(bā jiǔ tūn)的意思:指人吞食过快,狼吞虎咽的样子。
- 注释
- 钟君:指钟某人。
武:武艺。
马上:骑马时。
檄草:军事文书。
五兵:古代五种兵器。
杀气:威猛之气。
祥光:吉祥的光芒。
左踰:左面越过。
阴山:山脉名。
右绝漠:右面横渡沙漠。
胡沙恶:胡地的恶劣沙尘。
圣门:圣贤之门。
宫墙深:宫墙深邃。
咏归乐:向往归隐的乐趣。
作堂:建造房屋。
海浪宽:心胸宽广。
沂水:河流名。
吞:容纳。
曾点:孔子弟子。
真趣:真谛。
推琴:放下琴弦。
求论:追求完美的心态。
课儿:教导孩子。
易:《易经》。
夜参五:夜晚至五更。
香烬:燃尽的香。
东家:邻居。
梦熟:熟睡的梦。
渔人叹:渔夫的感叹。
良苦:深切的苦楚。
- 翻译
- 钟君文武才华出众,既能马上起草檄文又能撰写诗词。
他的剑气逼人,写下诗篇时却洋溢着吉祥之光。
他勇往直前,左边越过阴山,右边横渡大漠,厌倦了汉地的胡沙。
身处圣贤之门,宫墙深深,却不知内心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虽然居所狭小,但心胸广阔如海,如沂水能容纳八九条河流。
当年曾点领悟到真谛,推琴之事难以用求全的心态去评判。
夜晚教子研读《易经》,直至五更,香烟袅袅,心境澄明。
邻居的美梦何时能醒,恐怕只有渔夫能体会其中的辛酸。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寄题钟秀才咏归堂》,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全诗采用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元素和历史事件来烘托气氛,同时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钟君文武随所求,马上檄草兼词头。”通过对钟秀才的赞美,开启了全诗的基调。其中,“檄草”一词源自《左传》,形容士人能在战场上挥泪斩马鞅,显示出钟君不仅文采飞扬,更有武略。
接着,“五兵铸就杀气动,卻写三赋祥光流。”描述了钟秀才的文学才能,不仅能够描绘战争的壮丽场面,也能写出和平时期的美好景象,体现了作者的多才多艺。
“左踰阴山右绝漠,汉地自厌胡沙恶。”此处借用历史事件来表达对边疆安宁的渴望,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异族侵扰汉地的不满情绪。
“圣门历历宫墙深,风乎不知咏归乐。”则是描写了钟秀才在深宫之中,对于归去之乐的无知,这里可能隐含着对仕途生活的某种无奈和迷茫。
“作堂虽窄海浪宽,沂水何止八九吞。”通过对比,强调了钟秀才的才华和学问,即使在狭窄的空间内,也能有广阔如海的胸襟和深不可测的知识渊博。
“当年曾点见真趣,推琴难挽由求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钟秀才才能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学问探究的困难和不易。
最后,“课儿读易夜参五,香烬销沈澄莽卤。东家梦熟几时知,还有渔人叹良苦。”则是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钟秀才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通过渔人叹息来表达出一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叶适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于友谊、学问以及国家安危等主题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