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尚 书 兄 同 游 青 原 宋 /李 弥 逊 暑 风 无 力 上 襟 裾 ,雁 序 冲 烟 入 翠 虚 。小 憩 净 莲 开 梵 境 ,偶 闻 密 竹 话 真 如 。倦 游 政 似 知 还 翼 ,便 静 聊 同 得 计 鱼 。不 为 寻 思 问 心 法 ,是 翁 心 外 已 无 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翠虚(cuì xū)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景色美丽而幽静。
得计(dé jì)的意思:指通过计谋或策略得到所需的结果。
梵境(fàn jìng)的意思:指清静幽雅的境地,也可以指离尘脱俗的世界。
襟裾(jīn jū)的意思:指衣服的前襟和下摆,比喻人的品行和行为。
倦游(juàn yóu)的意思:指旅行疲劳,对游玩失去兴趣和激情。
密竹(mì zhú)的意思:指竹子丛生得很密,比喻人才聚集、学问渊博。
问心(wèn xīn)的意思:指自问自答,心里明白。
无力(wú lì)的意思:没有力量,力量不足
小憩(xiǎo qì)的意思:短暂休息、稍作停留
心法(xīn fǎ)的意思:心法指的是人们在修行或者学习过程中,所积累的心得、方法和技巧。
寻思(xín sī)的意思:思考、考虑
雁序(yàn xù)的意思:指人或物有次序地排列,如同雁群飞行时的队形。
真如(zhēn rú)的意思:真实的样子或本来的样子。
- 翻译
- 夏日微风吹不透衣衫,大雁排成队穿越烟雾进入青翠的空中。
在洁净的莲花盛开之地稍作休息,偶尔听到深林中竹子间的禅语交谈。
疲倦的游历仿佛懂得归巢的鸟儿,此刻宁静如同鱼儿找到了适宜的栖息地。
他并非为了寻求佛法冥想,因为这位老者心中已无多余杂念。
- 注释
- 暑风:炎热的夏季风。
无力:微弱。
上襟裾:吹透衣衫。
雁序:雁阵。
翠虚:青翠的天空。
净莲:洁净的莲花。
梵境:佛教圣地。
密竹:深林中的竹子。
真如:佛教中的真理。
倦游:疲惫的游历。
政似:正像。
知还翼:懂得归巢的鸟儿。
得计鱼:找到栖息地的鱼。
寻思:深入思考。
问心法:询问内心佛法。
心外:心中的杂念之外。
馀:剩余。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日景象,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与朋友同游,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心境宁静的意趣。首句“暑风无力上襟裾”写出了炎热之中的微弱凉风,只能轻拂衣襟,给人以清凉的感觉。而“雁序冲烟入翠虚”则描绘了一幅高空有雁,烟云缥缈,与天际相接的画面,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接着,“小憩净莲开梵境”中,小憩即小憩山,诗人在此地赏玩着清净的荷花,这些荷花犹如佛经中的梵净天般纯洁,表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紧接着,“偶闻密竹话真如”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偶尔听到竹间传来的声音,如同听到了禅机一般,使人领悟到生命和宇宙的真谛。
“倦游政似知还翼,便静聊同得计鱼。”此两句写的是诗人与友人的交谈,他们对于世事已有了透彻的了解,仿佛疲惫的游子知道何时该收敛心中的翅膀,选择安宁的生活,以便静下心来,就像共享捕鱼的乐趣一样。
最后,“不为寻思问心法,是翁心外已无馀。”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修行的态度,他认为不必过多追求世间的心法,因为他的内心世界已经超越了凡尘,达到了无欲无求的境界。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精神生活的深刻体验,展现了一种超然脱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