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悲何益,薇香采不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古人(gǔ rén)的意思:指古代的人,也泛指古代的智者或先贤。
孤竹(gū zhú)的意思:形容孤独无依、独立自主。
麦秀(m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光鲜,内在却空虚、贫乏的现象。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清绝(qīng jué)的意思:形容清幽绝世,超凡脱俗。
日西(rì xī)的意思:指太阳落下的方向。
事始(shì shǐ)的意思:开始做某事,事情的起始阶段。
首阳(shǒu yáng)的意思:指日出的第一缕阳光,也用来比喻事物刚刚开始或者新的一天的开始。
夷齐(yí qí)的意思:指平等、平衡,也指不分高低贵贱。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夷齐庙作》其二,通过描绘古代贤士伯夷和叔齐的故事,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首联“古人无死节,斯事始夷齐”,开篇即点出主题,将伯夷和叔齐视为坚守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范,他们拒绝周武王的封赏,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这种高尚的节操在当时社会中实属罕见。
颔联“麦秀悲何益,薇香采不迷”,运用了典故,麦秀和薇香分别代表了伯夷和叔齐的食物来源。麦秀象征着他们生活的艰难,而薇香则暗示了他们对食物的选择。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伯夷和叔齐选择的肯定,认为他们的选择虽艰难却无悔,不应因生活之苦而改变。
颈联“首阳馀俎豆,孤竹失山蹊”,进一步描述了伯夷和叔齐的生活环境和选择。首阳山是他们最后栖身之地,俎豆象征祭祀,表明他们虽身处困境,仍保持着对礼义的尊重;孤竹则是他们曾经生活的山林,山蹊代表了他们追求自由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但最终为了坚守气节,选择了更为艰难的道路。
尾联“清绝祠前水,徘徊到日西”,以祠前的清水为喻,表现了对伯夷和叔齐精神的追思与怀念。祠前的水清澈而宁静,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直到夕阳西下,诗人仍在水边徘徊,不愿离去,表达了对两位先贤的深深敬仰和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伯夷和叔齐生平的回顾,展现了他们坚守气节、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赴饮田家
曳履行徐徐,秋老一望白。
到门槐柳合,入门踏牛迹。
罗坐斗室中,瓜蔓上屋脊。
田夫礼貌恭,欲言笑哑哑。
今年幸薄收,所余一斛麦。
贫家无酿法,苦酒如黄檗。
稚子挈壶出,短几不盈尺。
可以采园蔬,枣熟亦堪摘。
是时山雨过,微风入篱隙。
向夕石路滑,归家借袯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