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草(bǎi cǎo)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草药,也泛指各种各样的植物。
草具(cǎo jù)的意思:指一些用来割草或种植作物的农具。
常随(cháng suí)的意思:经常跟随、常常相伴
出入(chū rù)的意思:指出入门户,进出行动。
春华(chūn huā)的意思:春天的光辉和繁荣
代谢(dài xiè)的意思:指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化过程,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
风动(fēng dòng)的意思:形容风势强劲,动力雄厚。
更代(gēng dài)的意思:更换时代,代表更迭变化。
化机(huà jī)的意思:指将机械、器物变成人形,即使它们没有生命。
几何(jǐ hé)的意思:指形状、图案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乃其(nǎi qí)的意思:表示推测或判断某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世相(shì xiàng)的意思:世界的风貌、社会的风气。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松乔(sōng qiáo)的意思:形容树木高大挺拔。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物化(wù huà)的意思:指将抽象的事物变为具体的实物或具体的形象。
相违(xiāng wéi)的意思:相互矛盾,相互抵触
严风(yán fēng)的意思:形容言辞严厉,态度严肃,严厉的风吹过。
忧患(yōu huàn)的意思:指忧虑和担忧,特指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担心。
- 鉴赏
这首诗《杂诗》是元代诗人赵孟頫所作,通过四季更替和自然万物的变化,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首句“四时更代谢,物化常随之”点明了自然界四季轮回的规律,万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接着“春华曾几何,岁月忽如兹”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春天的美好转瞬即逝,如同岁月匆匆。
“严风动高林,百草具巳萎”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凛冽的寒风摇动着高大的树木,百草枯萎,暗示生命的衰败。接下来“人生况有役,忧患乃其宜”则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生活联系起来,指出人们在忙碌中承受着各种忧愁与苦难,这是生命的一部分。
最后,“弃捐勿复念,出入由化机”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释怀,认为一切皆由自然规律决定,不必过分留恋或忧虑。“安得松乔术,邈与世相违”则是诗人向往长生不老,超脱世俗的愿望,希望获得像仙人一样的长寿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卖芋老农行
年荒谷菜俱不熟,但得馔芋如馔玉。
世乱家无甔石储,聊藉御冬作旨蓄。
卖芋老农为我言,此芋往年当菽粟。
近缘城贼横索钱,钱贵芋贱偿不足。
豺狼无厌怒张口,不食芋头食人肉。
上农犹有谷在囷,一千钱须谷五斛。
岂知有谷无人买,贼但要钱不要谷。
谷贱固已伤农心,钱尽乏食死相属。
残冬满地皆荒凉,更恐来春绝草木。
我家避难来山中,闭门朝夕尚饘粥。
停箸忽听老农言,如鲠在喉举颦蹙。
呼童煮芋还饭农,劝汝握粟须出卜。
有芋莫问肉食人,如今将军多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