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三》
《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其三》全文
唐 / 李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兵符(bīng fú)的意思:兵符指的是古代将军或统帅所使用的军令牌,也用来比喻掌握军权或决定胜负的权力。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父子(fù zǐ)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

尽是(jìn shì)的意思:充满、全是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旧来(jiù lái)的意思:指过去的事情或旧有的习俗、观念等。

旄头(máo tóu)的意思:指旗帜的顶端,也泛指旗帜。用来形容人的威风和威严。

上将(shàng jiàng)的意思:指军队中最高的军衔,也指在某一领域或行业中地位最高的人。

朔方(shuò fāng)的意思:指边疆地区或北方荒凉之地。

妖氛(yāo fēn)的意思:指邪恶、不祥的气氛或氛围。

义旧(yì jiù)的意思:指亲友之间的情谊深厚,感情深重。

忠义(zhōng yì)的意思: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父子军(fù zǐ jūn)的意思:指父亲和儿子一同参军,共同战斗。

翻译
朔方自古以来就以忠诚和正义闻名,那里的军队都是邠城父子共同组成的。
如今,指挥权交给了最高将领,不必再担心有邪恶的气氛笼罩在旄头(古代将帅的军旗)之上。
注释
朔方:北方边疆。
忠义:忠诚和道义。
邠城:地名,在今陕西邠州一带。
父子军:父子共同参军,表示家族团结和忠诚。
兵符:古代调兵遣将的信物。
上将:最高军事统帅。
旄头:军旗。
妖氛:邪恶或不祥的气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忠诚与英勇的历史氛围,通过朔方和邠城两个地名,勾勒出一幅古代边塞军事图景。"朔方忠义旧来闻"表明了对边疆地区忠诚守卫传统的赞扬,而"尽是邠城父子军"则显示了一种家族式的军队传承,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特定现象。

"今日兵符归上将"一句,"兵符"指的是古代军中用于传达命令或调兵遣将的信物,这里提到它归还给"上将",可能暗示着战争的结束或者是军权的交接。紧接着"旄头不用更妖氛"则描绘了一种军事胜利后,旄头(古代武士装饰用的羽毛)不再被使用,更无需担忧妖邪之气。这既可能是对某次战争胜利的庆祝,也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和平到来的心愿。

整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象征性的语言,传递出了一种军事上的英勇与和平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家族和战争结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涉

李涉
朝代:唐   字:不详   籍贯:洛(今河南洛阳)   生辰:约806年前后在世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猜你喜欢

咏江南景物

有水青阴浓覆地,无山绿稼远连天。
垂杨影里风帆乱,知有回溪曲护田。

(0)

和陈提举喜雨

周家重谷业陈王,天亦哀民求此方。
一雨如倾过众望,三登可卜见时昌。
固知福地长无歉,尤喜炎天预借凉。
耆老首为乡曲贺,唾成珠玉巧於装。

(0)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

书剑追随偏蜀西,归来窗月听朝鸡。
相期岁明林中约,忍见佳城石上题。
锦里人稀烟冉冉,横川路迥草萋萋。
黔南愧我催瓜戍,泪落巴山望欲迷。

(0)

下沱张西叔牡丹号奇品以诗寄花因用韵谢

天香吹落五云来,满眼浮花只浪开。
国色不关朝得酒,妆台漫饮紫金杯。

(0)

和优点子侄赋雪

花飞六出瑞方春,不待翦裁开恁真。
稚子未谙天声好,漫山笑道玉成尘。

(0)

赴大宁司理贽俞帅

见说三关息虎貔,风高白产卷旌旗。
擎天磔柱瞿唐险,保蜀夫模阵石奇。
誓出离山禽仲达,肯屯汉口学姜维。
枕戈心事闻鸡起,未必间眠听竹枝。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