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嗟补蹠翁,乃复不早悟。
我本有发僧,静参无二句。
八正(bā zhèng)的意思:指八个方面的正直、正义和公正。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笔墨(bǐ mò)的意思:指文章、书画等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
剥啄(bāo zhuó)的意思:剥削和压迫。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法喜(fǎ xǐ)的意思:指法律公正、审判公正,并以此为喜事。
慧灯(huì dēng)的意思:指智慧的灯火,比喻启发人们智慧的事物或人。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劫烬(jié jìn)的意思:指战争或灾难后的残余,也用来比喻事物的余烬或残余。
净土(jìng tǔ)的意思:指纯净无尘的土地,也指心灵纯净的境地。
扣门(kòu mén)的意思:指在门外敲门,等待门内的人开门。
了然(liǎo rán)的意思:明白、清楚的意思
六度(liù dù)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关系非常近,非常亲密。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实心(shí xīn)的意思:坚固、牢固、不可动摇的实质或基础。
世尊(shì zūn)的意思:世尊是佛教用来尊称释迦牟尼佛的称呼,意为世界尊贵的存在。
万几(wàn jǐ)的意思:表示数量很多,不计其数。
无二(wú èr)的意思:没有第二个,独一无二
谢笔(xiè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时,以谢绝对方为目的,故意写得模棱两可,使对方无法理解。
新故(xīn gù)的意思:新的事物或情况
心素(xīn sù)的意思:心底里的思想和感情,内心深处的情意。
引手(yǐn shǒu)的意思:引手指的是被人引领着走,比喻被人左右、操纵。也可指人之间的关系紧密,相互依存。
盈亏(yíng kuī)的意思:指利益的得失,收入与支出的差额。
淤泥(yū ní)的意思:比喻人心思险恶,阴险狡诈。
正路(zhèng lù)的意思:指正确的道路或方法,也可指正当的途径或合法的手段。
智慧(zhì huì)的意思:智慧指的是聪明才智和理性思维,是指人在认识、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智慧。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名为《题补蹠翁图》。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补蹠翁的人物,通过对其形象的刻画和描述,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首句“圣月无盈亏,劫烬有新故”运用自然界的月亮和时间的更迭来象征人生的无常与轮回,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宇宙的永恒。接着,“嗟嗟补蹠翁,乃复不早悟”表达了对补蹠翁未能及早领悟人生真谛的惋惜之情。
“为王虽云乐,万几实心蠹”通过对比帝王的权力与责任,指出尽管权力能带来表面的快乐,但背后的辛劳和忧虑却如同蛀虫般侵蚀人心。这反映了诗人对权力与责任关系的深刻思考。
“世尊悯众生,引手弘六度”提到佛陀对众生的慈悲,以及他通过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引导众生解脱苦难。这体现了佛教思想对救赎与解脱的追求。
“以我智慧灯,照彼八正路”意味着诗人以自己的智慧之光,照亮他人通往正道的道路,强调了知识与道德的重要性。
“令于淤泥中,识此清净土”则比喻在污浊的世界中,人们应保持内心的纯净,寻找心灵的净土。
“我本有发僧,静参无二句”表明诗人原本就是一位僧人,通过静思冥想,参悟佛法的真理。
“拊图对青山,了然见心素”描绘了诗人面对山水,内心平静如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本质。
最后,“从兹谢笔墨,白云共朝暮”表达诗人将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
“剥啄谁扣门,法喜慎勿语”则以疑问的方式结束,似乎在询问是否有外人打扰这份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法喜(即修行的喜悦)的珍视,提醒人们在享受这种喜悦时要保持沉默,以免打扰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权力、道德、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