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第一(dì yī)的意思:指排名第一,最高的,第一个。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非复(fēi fù)的意思:非常、极其
虎臣(hǔ chén)的意思:指忠诚而又有能力的臣子。
京口(jīng kǒu)的意思:指言辞严峻,态度严厉,不容违抗的样子。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言辞严厉、态度坚决。
山草(shān cǎo)的意思:指山中的草木,比喻人品或事物的质量。
猩血(xīng xuè)的意思:形容非常鲜红的颜色或血迹。
兴亡(xīng wáng)的意思:兴指兴盛,亡指衰亡。形容事物的兴盛和衰亡。
血泣(xuè qì)的意思:形容非常悲痛,哭泣时流下的是血而非泪水。
眼看(yǎn kàn)的意思:立刻;马上
一王(yī wáng)的意思:指独一无二的、无可争议的权威人物。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 翻译
- 他曾是东南地区的首位王者,亲眼见证此地历经六次兴衰。
在东边有酒时会登上京口,西边无鱼时会怀念武昌。
不再是那威猛的虎臣伴随君王,只留下猩红的血迹洒在祠堂旁。
何时能一同建立琅琊庙,共赏淮山青草树木绵延不绝。
- 注释
- 东南:指地理位置,东南方向。
第一王:指曾经的统治者。
京口: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
武昌:古代地名,今湖北武汉。
虎臣:比喻勇猛的将领。
祠旁:指祭祀场所。
琅玡庙: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的庙宇。
淮山:泛指淮河两岸的山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经辉煌一时的东南之王,如今却只能目睹自己曾经的领地经历了六次兴衰。诗人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对昔日繁华与今日荒凉的感慨。
"东缘有酒登京口"一句,显示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而"西为无鱼忆武昌"则透露出诗人的失落和渴望。这里的"京口"和"武昌"都有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
"非复虎臣陪殿上"一句,表明了诗人对于过去辉煌时刻的怀念,那时候还有勇猛的将士守护着宫殿。而现在,只剩下猿猴在庙旁啼泣,显得十分凄凉。这里的"虎臣"象征着力量和保护,而"空馀猩血泣祠旁"则是对现实的无奈描述。
最后两句"何年并建琅玡庙,共对淮山草木长"表达了诗人对于重建往日荣耀的一种渴望,但这种渴望似乎与眼前的荒凉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里的"琅玡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建筑,而"淮山草木长"则描绘了一幅时间流逝、万物皆老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了历史沧桑感和个人情感的抒情之作。它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的怀念以及对当前状况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