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夜 文 宴 得 惊 字 唐 /陆 龟 蒙 各 将 寒 调 触 诗 情 ,旋 见 微 澌 入 砚 生 。霜 月 满 庭 人 暂 起 ,汀 洲 半 夜 雁 初 惊 。三 秋 每 为 仙 题 想 ,一 日 多 因 累 句 倾 。千 里 建 康 衰 草 外 ,含 毫 谁 是 忆 昭 明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夜(bàn yè)的意思:指夜间的深夜时分。
含毫(hán háo)的意思:形容非常小心,不敢稍微有丝毫疏忽。
见微(jiàn wēi)的意思: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察觉到微小的变化。
累句(lěi jù)的意思:形容事情或问题越来越多,无法处理或解决。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诗情(shī qíng)的意思:指诗人的情感和意境,也可以表示具有诗意的情感和意境。
衰草(shuāi cǎo)的意思:指衰弱无力的人或事物。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微澌(wēi sī)的意思:微小的波浪、微风吹动水面。形容水面或风景非常平静。也比喻事物的变化微弱。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昭明(zhāo míng)的意思:明亮而清晰,显而易见
- 翻译
- 各自吟咏着寒意触动诗的情感,笔下立刻见到微小的冰晶落入砚池中。
月光如霜洒满庭院,人们暂时起身,半夜时分,水边的鸟儿被惊醒。
秋天常常引发我对仙境的遐想,一天之中多次因写诗而心力交瘁。
在千里之外的建康,衰草之外,又有谁会像我一样怀念昭明呢?
- 注释
- 寒调:寒冷的调子,形容诗中的凄清氛围。
旋:立刻,马上。
微澌:极小的冰晶。
砚生:砚台中生出。
霜月:如霜的月光。
汀洲:水边的平地。
雁初惊:大雁刚刚被惊动。
仙题:仙境般的诗题,指超凡脱俗的诗作。
累句:连续不断地写诗。
建康:古代中国的一个都城,今南京。
昭明:昭明太子萧统,南朝梁代文学家,有《昭明文选》传世。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书房中的静谧氛围,诗人在月光下提笔作文,充满了对古人的怀念和自我修养的沉思。"各将寒调触诗情"一句,通过对自然界的感受,激发起诗意和情感;"旋见微澌入砚生"则描绘着墨水在砚台中缓缓流淌的情景。
霜月之下,诗人被夜寒唤醒,庭院内静谧而清冷。"汀洲半夜雁初惊"一句,通过对鸟儿半夜飞起的描写,传达了夜深人静时分外的寂寞和惊讶。
"三秋每为仙题想,一日多因累句倾"表明诗人常常在秋天思索着仙境之事,每逢佳节,就会因为诗词的积累而心情激荡。这里的“三秋”可能指的是一年中的三个季节,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诗人的不停创作。
最后两句"千里建康衰草外,含毫谁是忆昭明"则将视野拉远至千里的古都建康(今南京),在荒废的草木之中寻觅着对历史人物昭明皇帝的怀念。"含毫"二字,意味着诗人手握笔端,沉浸于往昔的思绪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在寒夜中的创作状态,以及他对历史、自然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