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灭(biàn miè)的意思:消失无踪,彻底灭亡
定理(dìng lǐ)的意思:指已经被证明并被广泛接受的数学、科学或哲学原理。
蜉蝣(fú yóu)的意思:蜉蝣是指一种生命短暂的昆虫,比喻人的一生的时间极其有限。
寡和(guǎ hé)的意思:形容人与人之间交流、合作不融洽。
观众(guān zhòng)的意思:观看表演或活动的人群
聒耳(guō ěr)的意思:形容声音刺耳、嘈杂。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鹊噪(què zào)的意思:鹊噪是指喧闹嘈杂的声音,也比喻无事生非,制造纷争。
日及(rì jí)的意思:及时,赶得上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物情(wù qíng)的意思:指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物品的情感。
下里(xià lǐ)的意思:指内心深处的想法或情感,也可以指深藏不露的本领或才能。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众物(zhòng wù)的意思:众多的事物;各种各样的物品。
-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声音与生存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深刻思考。首句“阳春既寡和,聒耳皆下里”点明了春天万物复苏,但并非所有声音都和谐悦耳,暗示了自然界的复杂性。接下来,“鸮鸣何足怪,鹊噪未必喜”通过对比鸱鸮(猫头鹰)的叫声和喜鹊的鸣叫,表达了对自然界中看似不和谐声音的包容态度,并引出对事物表面现象与内在意义的思考。
“日及夜方开,蜉蝣暮不死”则进一步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永恒之间的辩证关系,蜉蝣虽生命短暂,却在夜晚依然存活,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最后,“近观众物情,变灭无定理”总结了自然界中万物变化无常,强调了理解自然现象需要深入观察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声音与生命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复杂世界中不变真理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碧岩亭赠孙尊师
绝境何人识,高亭万象含。
凭轩临树杪,送目极天南。
积霭生泉洞,归云锁石龛。
丹霞披翠巘,白鸟带晴岚。
仙去留虚室,龙归涨碧潭。
幽岩君独爱,玄味我曾耽。
世上愁何限,人间事久谙。
终须脱羁鞅,来此会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