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君仇,为君死。
斩仇之衣仇魄褫,臣身则亡心已矣。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国士行》。诗中以漆和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主人公的困境和决心。"漆为疠,炭为哑",暗示其境遇艰难,如同漆黑中无声的挣扎。"彼国士,何为者",表达了对这位高尚之士身份的疑问,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坚韧不屈。
"赵家饮器智家头",可能暗指赵国的智谋之士,这里借以表达主人公的智谋与勇气。"一日事作千年仇",强调了事件的严重性和复仇的决心,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报君仇,为君死",直接表达了主人公为了报答恩情,甘愿舍生忘死的精神。"斩仇之衣仇魄褫",进一步刻画了复仇行动的决绝,连敌人的衣物都视为仇敌的一部分,要彻底消灭。最后"臣身则亡心已矣",表明主人公视死如归,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忠诚之心已至极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国士的忠诚与英勇,以及他们为报答恩情和维护荣誉所做出的无私奉献。
华省切星斗,沉沉严燕房。
秋风茂陵孙,种菊烂生光。
天晴蝴蝶飞,上下舞双黄。
刘郎才笔豪,移榻吟在傍。
日晚吏已散,残景上粉墙。
有酒无饮伴,掇英襟裾香。
还思陶渊明,弃官归柴桑。
东篱独此物,盈把恨无觞。
赖有白衣来,好事遗壶浆。
适意各一时,岂乏同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