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不盈(bù yíng)的意思:不满足,不足够。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长镵(cháng chán)的意思:指人心思长远,不为眼前小利所动。
称冤(chēng yuān)的意思:指自己无辜受到冤屈,要求公正地申诉和平反。
齿颊(chǐ jiá)的意思:指咬牙切齿、怒气冲天的样子。
吹万(chuī wàn)的意思:夸大事实,吹嘘虚伪。
凤声(fè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婉转悦耳,优美动听。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后虑(hòu lǜ)的意思:事后担忧、事后后悔
梦回(mèng huí)的意思:指梦境中回到过去,回忆往事。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烹炰(pēng páo)的意思:
见“ 烹炮 ”。
山巅(shān diān)的意思:山顶,山的最高处。
诗家(shī jiā)的意思:指擅长写诗的人,也可指诗人或诗歌家。
石盆(shí pén)的意思:指坚硬的石头做成的盆,比喻固执、顽固不化的人。
霜松(shuāng sōng)的意思:指人物的志向高远,品质高尚,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
退食(tuì shí)的意思:指因为恶心、厌食等原因而不想吃东西。
箨龙(tuò lóng)的意思:指聪明才智出众,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想像(xiǎng xiàng)的意思:指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力创造出新的事物或情景。
萧骚(xiāo sāo)的意思: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胸次(xiōng cì)的意思:指胸怀、气度。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养鱼(yǎng yú)的意思:指善待别人、宽容待人,不计较得失。
仰羡(yǎng xiàn)的意思:向上仰望并羡慕。
饮兴(yǐn xīng)的意思:指喝酒时的高兴和愉快的心情。
幽姿(yōu zī)的意思:形容人或物的姿态优美、婉约、宛转动人。
冤号(yuān hào)的意思:指冤枉的哭声或冤屈的呼声。
云涛(yún tāo)的意思:指云彩和波涛,形容气势磅礴、浩大壮丽的景象。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中岁(zhōng suì)的意思:指年龄在中间的岁数,即中年。
朱凤(zhū fèng)的意思:指美丽的凤凰。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鉴赏
这首诗《食笋》由元代诗人刘因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食用竹笋的独特感受与想象。
首先,诗中以“梦回齿颊风萧骚”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仿佛在梦中品尝到竹笋的美味,口中仍留有清风般的凉爽感。接着,“幽姿不许霜松高”一句,以竹笋的清雅之姿,比拟其难以被霜雪所掩盖的坚韧生命力,暗示竹笋虽为植物,却有着不凡的精神品质。
“南来苍玉不盈束,已觉饮兴翻云涛”则进一步描述了竹笋的珍贵与诱人,如同南方来的苍翠玉石,虽小却能激发诗人的饮兴,仿佛在心中激起波澜壮阔的云涛。这不仅表现了竹笋的美味,也体现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与追求。
“诗家胸次自宜此,尚嫌烟火须烹炰”表明诗人认为这样的美味应出自诗人的内心,而不仅仅是通过烹饪的烟火气来实现。这里巧妙地将美食与诗歌艺术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接下来,“想像南风吹万竹,箨龙正恐称冤号”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设想在南风的吹拂下,成千上万的竹子生长,其中的箨龙(竹笋的别名)似乎在为自己的命运而哀鸣。这一句既展现了竹林的生机勃勃,又暗含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石盆养鱼心自苦,仰羡鸲鸲云间巢”则转向对其他自然景象的感慨,石盆中的鱼儿或许感到孤独与苦闷,诗人却羡慕云间小鸟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
最后,“眼中岁旱土不膏,长镵后虑山无毛”描绘了一幅干旱时节土地贫瘠的画面,预示着未来可能面临的困难。而“退食归来北窗梦,山巅朱凤声嗷嗷”则以梦境结束,山巅传来朱凤的哀鸣,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担忧,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食用竹笋的体验与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得唐子西砚周涧东孝廉检示贵耳集赋谢
孔云友多闻,涧东我益友。
告以古砚铭,《贵耳集》载久。
北宋唐子西,篆刻俱名手。
赖君学渊源,赋诗传不朽。
喜极忘效颦,犯晓诗筒走。
旧畜宣和鹦,歙石颇不丑。
两砚都非常,或有鬼神守。
暇当就我看,无归饮我酒。
食肉亦何俗,杯盘罗菘韭。
雄谈受益多,循循犹善诱。
昨许镌一行,高朋能运肘。
为篆石琴藏,嘉庆岁丁丑。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
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
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
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
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
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
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