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为客可归矣,亦念儿曹思乃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到家(dào jiā)的意思:达到最高水平或程度,完全掌握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良辰(liáng chén)的意思:指美好的时刻或时光。
略无(lüè wú)的意思:稍微没有、稍有不足
乃翁(nǎi wēng)的意思:指年老体弱的人。
褰裳(qiān cháng)的意思:褰裳是一个古代的成语,意思是把裙子撩起来,表示谨慎、小心谨慎的样子。
情故(qíng gù)的意思:指感情纠葛、爱情纷争或感情事故。
日日(rì rì)的意思:每天都
戎葵(róng kuí)的意思:指勇敢而有才华的人。
时事(shí shì)的意思: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情或事件。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失约(shī yuē)的意思:违背约定,没有履行诺言或承诺。
俗眼(sú yǎn)的意思:指世俗的眼光或常人的眼睛。
眼白(yǎn bái)的意思:指眼睛的白眼球,也用来形容某人对别人的忍耐、宽容或宠爱。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 注释
- 略无:完全没有。
南来风:从南方吹来的风。
褰裳:撩起衣裳。
端午:端午节。
失约:未能履行约定。
良辰:美好的时光。
阙酒:缺少美酒。
俗眼白:世俗眼光为主。
戎葵:一种植物,又称蜀葵,象征坚韧。
红:红艳。
三年为客:在外漂泊三年。
可归矣:现在可以回家了。
儿曹:孩子们。
思乃翁:思念他们的父亲。
- 翻译
- 完全没有从南方吹来的风,每天都在雨中撩起衣裳行走。
端午节回家又失约了,美好的时光缺少美酒并非真正困厄。
世态人情本就世俗眼光为主,时事变迁却让蜀葵依然红艳。
在外漂泊三年,现在可以回家了,也想念孩子们思念他们的父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对家的思念。开篇“略无一点南来风”表现出诗人期待却未能得以归乡的情感,"日日褰裳泥雨中"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外遭遇的艰辛和不幸。
"端午到家复失约"透露出诗人的失望与无奈,原本计划在端午节回家的愿望再次落空。紧接着"良辰阙酒非真穷"则表明了即使物质上不至于贫穷,但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如同缺乏了美酒一般难以弥补。
"世情故宜俗眼白"一句,诗人深刻地感受到了世事的变迁和人们态度的冷漠,而"时事不改戎葵红"则是对现实无奈的认同与接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周围环境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尾联"三年为客可归矣,亦念儿曹思乃翁"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儿曹”指的是子女,而“思乃翁”则是对父亲或长辈的怀念,通过这些字眼,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归属与认同的渴望,以及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时的无奈与接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空同外史传
空同外史天上来,手把璚编相与开。
雄文妙画两殊绝,翰林父子真天才。
玉堂清切何萧爽,昼静不闻铃索响。
独许仙人王子乔,缑山笙鹤时来往。
大篇短章不一书,锦囊满盛明月珠。
雨中十日读不尽,世上十年应更无。
空同之山在何处,白云流水迷归路。
翰林先生今广成,千二百年同此住。
送演藏主归浙东
豫章老禅天下士,今既无双古谁比。
十年不见怨飞鸿,几度相思隔江水。
前年有书到空谷,放在床头百回读。
至今散帙眼忽明,时复看云思相续。
上人新自浙东来,曾侍生公说法台。
洼水本生天马种,邓林还出豫章材。
春雨相逢又相别,明日扁舟异吴越。
君到双峰问我时,为言舌在头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