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绯桃(fēi táo)的意思:指红得像桃子一样鲜艳的颜色。
缉熙(jī xī)的意思:形容繁忙、喧闹的场景或氛围。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青城(qīng chéng)的意思:指青山绿水的山城,也指安逸宜居的地方。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水滨(shuǐ bīn)的意思:指水边、水旁。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题马驎桃竹图》描绘了一幅近水边的翠竹与绯桃相映的宁静画面。"翠竹绯桃近水滨"一句,通过色彩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竹的青翠和桃的绯红相互衬托,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杖藜应是避秦人"则借典故,暗示了隐逸的生活态度,诗人可能想象画中的人物是在逃离尘世纷扰,选择清静的隐居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缉熙殿上春光永,岂识青城月色新"则转向了对宫廷生活的想象与对比。"缉熙殿上"代表皇室繁华,而"春光永"则象征着宫廷的奢华与恒久。然而,这样的景象与画中的青城山月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岂识"二字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对远离尘嚣、享受清新月色的深深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画为引,寓言深沉,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包含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生活哲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