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漏升皆半,璿玑正再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退(bù tuì)的意思:指坚决不退缩,不向困难或敌人屈服。
苍穹(cāng qióng)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广阔无垠的天空。
旦明(dàn míng)的意思:形容天刚亮就明亮。
二至(èr zhì)的意思:指夏至和冬至,也指极点,极限。
冯相(féng xiāng)的意思:形容人的相貌丑陋或者长相不佳。
霁雪(jì xuě)的意思:指下雪后天气转晴,雪停天晴。
乾乾(qián qián)的意思:形容干燥、干净、整洁。
三星(sān xīng)的意思:形容某个地方或事物有很多星星。
四序(sì xù)的意思: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书·律历志上》:“然四序迁流,五行变易。” 唐 王勃 《守岁序》:“春、秋、冬、夏,错四序之凉炎。” 清 顾炎武 《华山》诗:“四序乘金气,三峯压 大河 。”
天运(tiān yùn)的意思:指天意、命运或运气。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相近(xiāng jìn)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
薰风(xūn fēng)的意思:指风吹过后,留下的芳香气味。
移宫(yí gōng)的意思:移宫指的是改变宫殿的位置,也用来比喻改变原有的安排或计划。
迎气(yíng qì)的意思:迎接好的气息,表示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态度。
终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整夜,彻夜不眠。
中日(zhōng rì)的意思:指日中天,形容事物达到最高点或最好的状态。
祝融(zhù róng)的意思:指火焰熊熊燃烧,形容火势猛烈,也用来形容人的热情高涨、激情澎湃。
颛顼(zhuān xū)的意思:指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贤明的帝王,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智慧、聪明。
- 鉴赏
这首诗《火中寒暑乃退》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独到见解。
首联“功成无不退,寒暑验苍穹”开篇即点明了自然界中的循环更替,无论是功业的完成还是季节的变换,都是宇宙自然法则的体现。接着,“二至观天运,终宵觇火中”进一步阐述了冬至与夏至的天文现象,以及夜晚观测太阳的位置,以此来验证天地间的运行规律。
颔联“旦明悬霁雪,昏耀度薰风”描绘了清晨与黄昏时分的景象,晨间雪后初晴,黄昏时微风轻拂,通过这些日常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颈联“箭漏升皆半,璿玑正再同”运用了古代计时工具箭漏和璇玑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时间的流逝和平行时空的对应关系,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概念的独特理解。
尾联“三星才在户,四序又移宫。令欲迁颛顼,权将谢祝融”则以星座和季节的变化为喻,暗示了权力更迭和历史变迁的必然性,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
最后,“窥衡冯相近,迎气籥章通。警德宜中日,乾乾圣履丰”总结全诗,强调了观察自然、遵循规律的重要性,并呼吁人们应以德行自警,保持内心的充实与坚定。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也蕴含了深邃的历史哲学思考,体现了姚鼐作为一位学者兼诗人的独特风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幽居冬暮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荆州贼平临洞庭言怀作
修蛇横洞庭,吞象临江岛。
积骨成巴陵,遗言闻楚老。
水穷三苗国,地窄三湘道。
岁晏天峥嵘,时危人枯槁。
思归阴丧乱,去国伤怀抱。
郢路方丘墟,章华亦倾倒。
风悲猿啸苦,木落鸿飞早。
日隐西赤沙,月明东城草。
关河望已绝,氛雾行当扫。
长叫天可闻,吾将问苍昊。
杂曲歌辞.君子有所思行
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
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
渭水银河清,横天流不息。
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赩。
厩马散连山,军容威绝域。
伊皋运元化,卫霍输筋力。
歌钟乐未休,荣去老还逼。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不散东海金,何争西飞匿。
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