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颂 符 术 致 雨 之 韵 宋 /汪 炎 昶 术 乃 轰 雷 电 ,时 方 切 荣 雩 。感 通 渠 自 诿 ,造 化 本 无 拘 。翻 想 匙 明 雪 ,量 同 斛 糶 珠 。天 公 应 有 语 ,尔 力 不 从 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关(bù guān)的意思:不相关、不相干、与某事无关
方切(fāng qiē)的意思:指正面切磋,互相商讨学问或技艺。
感通(gǎn tōng)的意思:互相感应、互相交流。
轰雷(hōng léi)的意思:指雷声轰隆,形容声音巨大。
化本(huà běn)的意思:指将书本翻开,使之展开;也比喻事物展示出本来的面貌。
雷电(léi diàn)的意思:形容雷声大、闪电多的天气
时方(shí fāng)的意思:时刻、时候
天公(tiān gōng)的意思:指自然界的力量或自然规律。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造化(zào huà)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变化或转变,特指突然发生的变故或意外情况。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汪炎昶的作品,名为《次颂符术致雨之韵》。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雷雨天气,以及通过某种符术引致雨水的景象。
"术乃轰雷电,时方切禜雩":开篇即刻画出一幅惊心动魄的雷雨图景。"术"指的是古人用以求雨的方法,而这场雷电之势,如同神秘力量在天地间施展。
"感通渠自诿,造化本无拘":这里表达了自然界中水的流动与变化是顺应自然法则的,不受外界干扰。"感通"意味着水能随时而动,"造化"指的是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而这些都遵循着天然规律,没有任何约束。
"翻想匙明雪,量同斛粜珠":诗人将雨后的清新景象比喻为雪地的洁白,将雨水的丰沛与粮食和珍珠等宝物相提并论。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雨水带来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富足。
"天公应有语,尔力不关吾":结尾处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天公"指的是掌管自然界的神灵,而"尔力"是说这股力量与个人无关,即便是天意,也与自己的命运无涉。
整首诗通过对雷雨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力的敬畏和顺应,以及在面对超越人类掌控的事物时所表现出的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华阳行赠王孝廉归晋陵
华阳馆前秋雪飞,幽州道上行人稀。
当年筑馆人何在,今日拂衣君独归。
萧条策马辞京阙,关门一片西山月。
胡姬葡萄酒初泼,垆头把臂与君别。
君为荆川太史之门生,弟子都讲往往皆名卿。
独守师说奉大对,公孙侧目辕固行。
滹沱河水冻偏早,驿楼官树叶如扫。
上有燕台之衰草,下有荆卿之古道。
行行旅食不堪陈,渔钓江湖且煮莼。
子虚傥遇乡人荐,老作金闺侍从臣。
石湖歌送韩员外请告还山
大江五千里,草堂云气孤。
前揖茅君山,下瞰石臼湖。
湖上之居今几载,韩君少小曾击汰。
乃公谢郡持一竿,来往溪翁钓船在。
桃花吹满旧矶头,白鸥渺渺沧洲外。
君从献赋入明光,六载尚书水部郎。
长卿壁立能文赋,曼倩陆沉称酒狂。
昨者睥睨长安市,结交稍得天下士。
不能訾哫贵客前,独解酣呼众人里。
省署萧然退食时,梦飞半落石湖水。
上书请急觐乃公,锦帆三月过江东。
加餐鲈鳜烟涛上,高枕图书云雾中。
君去莫誇湖上乐,拂衣我亦寻幽约。
刺船便可系篱门,白浪高于瓦棺阁。
还家绿发意何如,只恐鸣驺促使车。
谁谈安石东山事,自有司空城旦书。
《石湖歌送韩员外请告还山》【明·欧大任】大江五千里,草堂云气孤。前揖茅君山,下瞰石臼湖。湖上之居今几载,韩君少小曾击汰。乃公谢郡持一竿,来往溪翁钓船在。桃花吹满旧矶头,白鸥渺渺沧洲外。君从献赋入明光,六载尚书水部郎。长卿壁立能文赋,曼倩陆沉称酒狂。昨者睥睨长安市,结交稍得天下士。不能訾哫贵客前,独解酣呼众人里。省署萧然退食时,梦飞半落石湖水。上书请急觐乃公,锦帆三月过江东。加餐鲈鳜烟涛上,高枕图书云雾中。君去莫誇湖上乐,拂衣我亦寻幽约。刺船便可系篱门,白浪高于瓦棺阁。还家绿发意何如,只恐鸣驺促使车。谁谈安石东山事,自有司空城旦书。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467c71fb5b1580109.html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