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初一雨遍汀漳,将谓汀虔是接疆。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彼此(bǐ cǐ)的意思:互相;相互之间
初一(chū yī)的意思:指新的一天或新的开始。
斗杓(dòu sháo)的意思:指人们争斗、争吵不休,互相争斗的场面或状态。
端合(duā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完全吻合、无任何差异。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久立(jiǔ lì)的意思:长时间站立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情端(qíng duān)的意思:指情感的起伏和变化。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炎凉(yán liáng)的意思:炎凉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炎热和凉爽。它可以形容天气,也可以形容人的心情或情感。
一雨(yī yǔ)的意思:指一场雨,也可引申为一次变革或一次重大事件。
正思(zhèng sī)的意思:正确的思考方式或态度
中庭(zhōng tíng)的意思:指院子中央的庭院,也可引申为指某个地方的核心或中心。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王守仁对祈雨的深切关注与思考。首句“旬初一雨遍汀漳”,开篇即点明了雨水的降临,湿润了汀漳之地,为后续的祈雨活动埋下伏笔。接着,“将谓汀虔是接疆”,诗人以汀虔两地的接壤为背景,暗示了地域间的界限,同时也预示着不同地区在面对自然现象时的不同态度和感受。
“天意岂知分彼此,人情端合有炎凉”两句,诗人借天意与人情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现象与人类情感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天意似乎不辨彼此,而人间却有着冷暖不同的感受,这种对比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微妙差异。
“月行今已虚缠毕,斗杓何曾解挹浆”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月行的结束与斗杓(北斗星)的不解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暗含了对祈雨仪式效果的期待与反思。
最后,“夜起中庭成久立,正思民瘼欲沾裳”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为——夜晚在庭院中长久站立,表达了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他渴望通过祈雨来缓解百姓的困境,甚至愿意亲自沾湿衣裳,以实际行动支持民众,体现了儒家“仁政”思想的核心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更体现了他对社会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通过个人行动影响社会的积极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对镜寄所亲
退之发白五分一,殷勤作书寄肉骨。
重怜须白一两根,抚念时光怅超忽。
噫嘻予发已如斯,况苦须眉也如发。
床头揽镜重愁思,客有笑予曷不达。
丈夫何用长青青,两鬓如霜风度别。
余闻此语转凄然,三万六千如沃雪。
莫教对镜策千秋,浩浩长空蒸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