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所 盘 端 午 韵 宋 /丘 葵 槐 夏 阴 中 鬓 已 秋 ,天 风 吹 梦 堕 江 头 。水 应 难 洗 湘 累 恨 ,山 岂 能 为 柳 子 囚 。尘 世 不 知 几 端 午 ,人 生 大 抵 一 虚 舟 。愁 来 细 把 君 诗 看 ,压 倒 当 时 赵 倚 楼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端午(duān wǔ)的意思:指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也称为龙舟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
槐夏(huái xià)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或变化有规律、有序,像槐树一样四季常青。
几端(jǐ du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几个方面或几种情况。
江头(jiāng tóu)的意思:指人的头部,比喻人的智力、才华或者能力。
能为(néng wéi)的意思:有能力、有才干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人生(rén shēng)的意思:人生犹如一场梦境,转瞬即逝。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湘累(xiāng lèi)的意思:形容人或物处于疲惫不堪的状态。
虚舟(xū zhōu)的意思:比喻空洞无物的言辞或虚假的行为。
压倒(yā dǎo)的意思:压倒意味着压制、制服、战胜,也可以表示数量或程度上的超过。
倚楼(yǐ lóu)的意思:指倚靠在楼上,观察、观望或思考。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应难(yìng nán)的意思:勇敢地应对困难和挑战。
知几(zhī jī)的意思:知道多少。
赵倚楼(zhào yǐ lóu)的意思:指一个人长时间地依靠在某处,不肯离开。
- 注释
- 槐夏:槐树繁茂的夏季。
鬓已秋:形容人已显老态,鬓发如秋霜。
湘累:指湘妃,传说中舜帝的两位妃子,因悲悼舜而泪化为湘江之水。
柳子:指柳宗元,唐代文学家,有‘柳河东’之称。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屈原。
虚舟:比喻人生短暂且无常,如同漂浮的舟船。
赵倚楼:赵州桥上的倚栏人,代指古代文人墨客。
- 翻译
- 在槐树浓荫下,我已感到秋天的气息,清风将我的梦境吹落在江边。
江水恐怕难以洗去湘妃心中的哀怨,山峦怎能困住像柳宗元那样的才子。
红尘俗世中又有多少个端午节度过,人生大多如一叶浮舟般虚无飘渺。
每当愁绪涌上心头,我便细细品读你的诗篇,仿佛超越了当年赵州桥上的倚栏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丘葵的《和所盘端午韵》。诗中描绘了一种秋意浓厚、心境萧索的情景。“槐夏阴中鬓已秋”,通过槐树的叶子开始转黄来暗示季节的更迭,人的头发也像秋天的树叶一样渐渐变白。这里“鬓”指的是头发的一部分,但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老去。
“天风吹梦堕江头”,则是说天风轻拂,好像能将人的梦境也带到江边。这既表达了一种自然景物与人心灵相呼应的情感,也隐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逃避的心理。
接下来的“水应难洗湘累恨,山岂能为柳子囚”,则是说水虽然可以冲刷尘世的污垢,但却不能完全洗净那些积压已久的情愫。而山,也无法像对待柳子(柳宗元)那样将他囚禁。这里借用历史上柳宗元被贬官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不公和无奈的心情。
“尘世不知几端午”,则是说在纷扰复杂的人间世界中,不知何时才能到来一个真正的清凉之日(端午节)。这里的“端午”既指的是时间,也有着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人生大抵一虚舟”,这是用比喻的手法,将人生的过程比作一艘轻薄无依的小船在波涛中航行,强调了人生命运的不稳定和无常。
最后,“愁来细把君诗看,压倒当时赵倚楼”,则是说在心情烦闷的时候,细细品味你的诗作,甚至能超越当时名家赵倚所建的楼阁。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友人作品的赞赏,也反映出诗人自我安慰和激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