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出师(chū shī)的意思:指军队出发或学生离开师傅去实际应用所学知识。
动蛮(dòng má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行动粗野、蛮横。
烽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时期烽火四起、战事频繁的景象。
风鹤(fēng hè)的意思:指人风度翩翩,举止高雅,形容人的仪态和风貌优美。
河山(hé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领土。
貔貅(pí xiū)的意思:貔貅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它被认为能够驱邪避恶、招财纳福。在成语中,貔貅常常用来形容能力强大、威力无穷的人或事物。
气动(qì dòng)的意思:形容动作迅速、敏捷。
沙虫(shā chóng)的意思:比喻心胸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师太(shī tài)的意思:指尼姑或尼修女。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水火(shuǐ huǒ)的意思:形容关系非常紧张或矛盾激烈,无法相容的状态。
斯民(sī mín)的意思:指人民,民众。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英雄(yīng xióng)的意思:指勇敢、有胆识、有才干的人。
专阃(zhuān kǔn)的意思:专心致志,专注于某一领域或事物。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闻警四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动荡不安的社会景象。"红羊换劫年"暗指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暗示了时局的剧变,"无端杀气动蛮天"则传达出战争带来的恐慌和杀戮,弥漫着紧张气氛。
"何人专阃河山寄"质问的是谁在这样的危难时刻掌握国家命运,"天地斯民水火悬"进一步强调了百姓生活的艰难,如同水深火热之中。"风鹤一声惊草木"以自然界的反应来映射人心惶惶,"沙虫四野化烽烟"则直接描绘出战火四起的画面。
最后两句"出师太息英雄老,十万貔貅尚裹毡"表达了对英雄迟暮的感慨,以及军队虽多却仍需在严寒中作战的艰辛。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时代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忧患意识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