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齿动》
《齿动》全文
明 / 傅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四十才过齿即危,却惭犹未及衰期。

字音不敢分明道,肉味非因咀嚼知。

尘世于人刚可戒,贫官何物相宜

閒中尚觅神医术,恐负蒸民第五诗。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敢(bù gǎn)的意思:不敢指一个人因为害怕而不敢做某件事情。

尘世(chén shì)的意思:指人世间的尘土世界,泛指俗世间的喧嚣纷扰、浮躁繁杂的世界。

第五(dì wǔ)的意思:指排在第五位的人或物。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何物(hé wù)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真实面目、本质;也可以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疑问、质疑。

咀嚼(jǔ jué)的意思:咀嚼是指用牙齿把食物咬碎并慢慢嚼食,引申为深思熟虑、反复思考。

明道(míng dào)的意思:指明理智的道理,明确正确的道德准则。

贫官(pín guān)的意思:指官员贫穷,财务困难。

神医(shén yī)的意思:指医术高超、能够医治疑难杂症的医生。

未及(wèi jí)的意思:未能达到或比不上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医术(yī shù)的意思:指医学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泛指各种行业的技艺和技术。

蒸民(zhēng mín)的意思:指统治者对百姓进行残酷压迫和剥削。

字音(zì yīn)的意思:指字的音节和读音。

鉴赏

这首诗名为《齿动》,是明代诗人傅圭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近四十,牙齿已经开始松动,感叹自己还未到衰败之期的无奈与感慨。

首联“四十才过齿即危,却惭犹未及衰期”,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年届不惑,牙齿已显老态,而自己却还未真正步入衰老阶段,内心充满复杂的情感。颔联“字音不敢分明道,肉味非因咀嚼知”,进一步阐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连最基本的言语和味觉体验都受到影响,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深深忧虑。

颈联“尘世于人刚可戒,贫官何物软相宜”,诗人将目光转向社会现实,认为在尘世中,人们应当有所节制,而身为贫官,又该以何种方式适应这复杂多变的世界?这里既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也蕴含着对自身角色定位的思考。

尾联“闲中尚觅神医术,恐负蒸民第五诗”,在闲暇之余,诗人仍在寻求养生之道,希望能找到延缓衰老的方法,以免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健康长寿的渴望,也表达了他对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的描述,反映了对生命衰老的自然规律的接受与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以及对健康与长寿的追求。

作者介绍

傅圭
朝代:明

(1459—1515)明保定府清苑人,字邦瑞。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授编修,预修《大明会典》。正德六年,累迁为礼部尚书。遇大事,毅然执争,人不能夺,因此忤权幸,八年致仕。
猜你喜欢

寓居岳麓谢进士沈彬再访

去岁来寻我,留题在藓痕。

又因风雪夜,重宿古松门。

玉有疑休泣,诗无主且言。

明朝此相送,披褐入桃源。

(0)

送秘上人

谁喜老闲身,春山起送君。

欲凭莲社信,转入洞庭云。

道路长无阻,干戈渐不闻。

秋来向何处,相忆雁成群。

(0)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七

门巷唯苔藓,谁言不称贫。

台闲人下晚,果熟鸟来频。

石脉潜通井,松枝静离尘。

残蔬得晴后,又见一番新。

(0)

长短句

落魄且落魄,夜宿乡村,朝游城郭。

闲来无事玩青山,因来街市货丹药。

卖得钱,不算度,酤美酒,自斟酌。

醉后吟哦动鬼神,任意日头向西落。

(0)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

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

对面电瞋树,当街雨趁人。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

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

(0)

送李垣先辈归嵩少旧居

高秋灞浐路,游子多惨戚。

君于此地行,独以寻春色。

文章满人口,高第非苟得。

要路在长安,归山却为客。

□□□□□,狂歌罢叹息。

我岂无故山,千里同外国。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