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慈寺》
《大慈寺》全文
宋 / 叶清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作诵经声。

一心三观分别,秋净山高海月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分别(fēn bié)的意思:指离别、分离、分开等意思。

佛陇(fó lǒng)的意思:指人心境宽广、胸怀宽大,不计较小事情。

海月(hǎi yuè)的意思:指月亮在海中倒映的景象,比喻虚幻、不实际的事物或人。

三观(sān guā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三观良好表示一个人的价值观念正确,世界观宽广,人生观积极向上。

树林(shù lín)的意思:指树木丛生的地方。

一心(yī xīn)的意思:全心全意、专心致志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作诵(zuò sòng)的意思:指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朗诵诗文或文章。

翻译
佛光沉落在茂密的草地上,树林中仿佛还回荡着诵经的声音。
心中不分执着与分别,秋天的山色纯净,海上的月光明亮。
注释
佛陇:佛光照射。
茂草平:茂盛的草地。
树林:森林。
诵经声:诵读经文的声音。
一心三观:佛教中的一个概念,指看待事物的三种不同角度。
休分别:不必有所分别。
秋净:秋天的清新。
山高:高山峻岭。
海月明:明亮的海上升起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宁静景象。"佛陇光沉茂草平",画出了一片佛教圣地的和谐氛围,其中“佛陇”指的是佛教的殿堂或陵墓,这里用来泛指寺院周围的环境;“光沉”意味着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茂草平”则形容草木郁郁葱葱,覆盖着平坦的大地。"树林犹作诵经声",这句话表达了寺院中僧侣诵经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的风声,与周围的树林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接着,“一心三观休分别”这句诗是佛教用语,用以描述修行者的心境。"一心"指的是专注不乱的心灵状态;"三观"则通常指的是空、假、中三种观察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在这里,"休分别"意味着不再区分对待万物,不再执著于名相,达到了一种超越世间纷扰的境界。

最后,“秋净山高海月明”描绘出一个清新而宁静的自然景象。"秋净"指的是秋季的天气干净清爽;"山高"形容山势雄伟;"海月明"则是对远处海面上升起的明月的描写,透露出一种广阔无边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佛教修行氛围的精妙描绘,展现了作者叶清臣对于心灵净化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叶清臣

叶清臣
朝代:宋   字:道卿   生辰:1000─1049

叶清臣(1000─1049)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猜你喜欢

兀坐久散步野舍

澒洞风号木,萧条雨滴阶。

忽思穿两屐,聊用散孤怀。

赤脚舂畬粟,平头拾涧柴。

先师有遗训,万事忌安排。

(0)

与野人散策门外

春意侵寒律,川云结夕阴。

闲人了无事,邻叟偶相寻。

废沼萍黏块,孤村雀满林。

世间真梦耳,何物可关心。

(0)

丈亭遇老人长眉及肩欲就之语忽已张帆吹笛而去

飒飒长眉绿覆肩,欲推寿数意茫然。

若非楚国庚寅岁,定是尧时丙子年。

铜笛一声惊宿鹭,蒲帆数幅破晴烟。

遥知乘醉江湖去,黄鹤楼头又放颠。

(0)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十首·其十

无食妨何事,吾儿可散愁。

焚香正巾褐,听汝读春秋。

(0)

感昔五首·其一

行年三十忆南游,稳驾沧溟万斛舟。

常记早秋雷雨霁,柁师指点说流求。

(0)

谢张廷老司理录示山居诗二首·其二

老觉人间万事非,但思茆屋映疏篱。

秋衾已是饶归梦,更读山居二十诗。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罗锦堂 吴玉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