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项 亭 唐 /汪 遵 不 修 仁 德 合 文 明 ,天 道 如 何 拟 力 争 。隔 岸 故 乡 归 不 得 ,十 年 空 负 拔 山 名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山(bá shān)的意思:指力量强大,能够克服困难,战胜困难。
不修(bù xiū)的意思:指不修理、不整顿。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故乡(gù xiāng)的意思:指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或者与自己有深厚情感的地方。
空负(kōng fù)的意思:指本应承担某种责任或义务的人没有尽到责任,使得原本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没有得到实现。
力争(lì zhēng)的意思:努力争取,奋力追求。
仁德(rén dé)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具备仁爱和道德的品质。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天道(tiān dào)的意思:指自然界的规律和道理,也指上天的旨意。
文明(wén míng)的意思:指社会文化程度高,人们言行举止有礼貌、有教养。
修仁(xiū rén)的意思:修养品德,培养仁德之心。
- 注释
- 不修:不培养。
仁德:仁爱和道德。
合:符合。
文明:社会文明规范。
天道:自然法则或天意。
拟力争:试图与之抗争。
隔岸:对岸,此处指异地。
故乡:家乡。
归不得:不能返回。
十年:长时间。
空负:白白地承担。
拔山:形容力量极大,如拔山举鼎。
名:名声。
- 翻译
- 不注重道德修养和文明行为,又怎能期望与天道相抗衡?
身处异乡,无法回到故乡,十年的努力却未能实现归乡的愿望,徒有拔山之名。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归故乡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个人功名与道德修养的深刻反思。首句“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的德行修养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思考,认为没有修身养性的德行是难以与宇宙之道相符合的,也无从强求天道的公正。
次句“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则抒写了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回去的痛苦。尽管有“拔山”的豪迈壮志,但却因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只能空怀一腔热情,这种矛盾的心境充满了无奈与自嘲。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长,通过对故乡的回忆和个人德行的反思,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仲严弟暮春二绝
沂上风光点独知,陶然宁复叹春移。
吾人老大知何用,仰止前贤须及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