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昂藏(áng cáng)的意思:形容崇高、高尚的品质或境界。
乘槎(chéng chá)的意思:乘槎是指乘坐木筏或木船过河,比喻借助他人或外力以达到目的。
地界(dì jiè)的意思:指地域的范围或边界。
轺车(yáo chē)的意思:指豪华华丽的马车。
分地(fēn dì)的意思:分开土地,分配土地
俯伏(fǔ fú)的意思:低头弯腰,俯身倒地。
伏天(fú tiān)的意思:指天气炎热的时候,人们需要躲避在凉爽的地方,以避暑消暑。
国体(guó tǐ)的意思:国家的体制和政治制度。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河源(hé yuá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根源或起源。
蛮酋(mán qiú)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粗野、无礼。
命使(mìng shǐ)的意思:命令他人去做某事的人,具有决定权和控制力的人。
千年(qiān nián)的意思:指长时间,形容时间的长久。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天威(tiān wēi)的意思: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威重(wēi zhòng)的意思:指威严和重要性。
纤毫(xiān háo)的意思:形容极其细小或微不足道。
薏苡(yì yǐ)的意思:薏苡是指一种古老的谷物,也可以用来比喻品德高尚、心地纯洁的人。
一视(yī shì)的意思:不加区别地看待,平等对待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邓林所作,名为《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明朝皇帝推行仁政,派遣使者远赴交阯(今越南)传播恩泽的情景。通过描述蛮族首领对天子威严的敬畏和使者身份的尊贵,展现了外交礼仪的重要性。
诗的前两句“圣主弘推一视仁,轺车万里远颁恩”,开篇即点明主题,赞扬了明朝皇帝的仁德之心,以及派遣使者跨越万里的壮举,旨在将恩泽播撒至远方。接着,“蛮酋俯伏天威重,命使昂藏国体尊”两句,通过蛮族首领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天子威严的力量,以及使者身份的崇高,体现了外交活动中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摽柱宁劳分地界,乘槎直许到河源”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边界划分问题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探索未知领域的渴望与勇气。其中,“摽柱”出自《左传》,意指不畏艰难险阻;“乘槎”则源自《博物志》,形容追求知识的执着精神。这两句诗寓意深远,既体现了对传统边界的尊重,又展现了对新知的向往。
最后,“纤毫不带归时物,为洗千年薏苡冤”两句,以薏苡事件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冤屈的反思与纠正。薏苡事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段著名冤案,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去错误认知的反省,以及对公正与真相的追求。整首诗在赞美仁政与外交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反思和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外交活动的宏大场面和国家形象的塑造,还蕴含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与对公正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