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华道人》
《赠华道人》全文
明 / 李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翩翩一羽容,高枕烟霞

沆瀣中酒菖蒲石上花。

苔痕侵座遍,峰影隔帘斜。

倘遇赤松子,相从岁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菖蒲(chāng pú)的意思:指人的心地纯洁无私,不受外界诱惑的品质。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高枕(gāo zhěn)的意思:指心情安逸,没有忧虑。

沆瀣(hàng xiè)的意思:形容混乱、杂乱无章。

翩翩(piān piān)的意思:形容人或物轻盈飞舞的样子。

松子(sōng zǐ)的意思:指人的心胸开阔、性格豁达,不拘小节,不计较得失。

岁华(suì huá)的意思:岁月的光景,指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

苔痕(tái hén)的意思:指在石头或墙壁上长出的青苔,比喻事物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的痕迹。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一羽(yī yǔ)的意思:一根羽毛,形容微小的事物或差距。

中酒(zhōng jiǔ)的意思:指喝酒,特指喝中间一杯。

赤松子(chì sōng zǐ)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正直无私,不屈服于外界诱惑的品质。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道人华的清逸生活。首句“翩翩一羽容,高枕足烟霞”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华道人的轻盈姿态与超然境界,仿佛他如同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悠然自得地躺在云雾缭绕的山间,享受着自然的恩赐。接下来,“沆瀣山中酒,菖蒲石上花”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华道人生活的闲适与雅致,山间的露水如酒般甘甜,菖蒲在岩石上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苔痕侵座遍,峰影隔帘斜”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华道人居住环境的独特与幽静,苔藓蔓延至他的座位周围,山峰的影子斜斜地映照在窗帘上,更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最后,“倘遇赤松子,相从驻岁华”表达了诗人对华道人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希望有一天能遇见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一同停留在这永恒的岁月之中,享受超越尘世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华道人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畅
朝代:明

李畅,字若无。南海人。待问父。少读书学诗,舍旁有洲,尝建知津亭于其上,邀文士相唱和。年四十,以父命出为掾吏,仕司嘉兴狱。迁任韶州司仓,寻转边蓬尉。以子待问贵显,获封赠户部尚书。有《蜩笑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七有传。
猜你喜欢

和野菜吟

人生何用广田宅,忧怀千岁不满百。

饥来粝饭荐苜蓿,不必脍鲤更炮鳖。

何人日流饿虎涎,望望一饱蚁慕膻。

岂知山林一天性,悠然野兴浩无边。

冬菁春韭总甘美,入口寒泉生颊齿。

鼎烹虽不罗八珍,盘餐尽定供百指。

不妨寂寞类首阳,免得市声入耳忙。

蕨薇风味千载下,发以姜橙苏榝香。

洗教瓦鼎光如镜,自拾樵薪归野径。

兴来小摘烝复湘,不用玉纤巧饾饤。

(0)

和清富楼·其一

禅味曾参老释昙,混融万象就中观。

眼前风月随时幻,胸次乾坤别样宽。

自是临流清可赋,不成无酒白相看。

碧潭秋月唯堪比,光莹吾心一片寒。

(0)

和钓鳌行

坎蛙难语江湖阔,百十为群声乱聒。

细听不作惊人鸣,阁阁终宵口欲血。

有时鼓腹怒眼狞,水痕微触心胆惊。

居污可笑妄尊大,盖亦未之睹海鲸。

巨鳌又非海鲸比,鬐鬣刺天鳞耀绮。

首冠灵山负蓬莱,定非区区蜗可饵。

逆风出没踪迹神,气吐云雾迷昏昏。

翻涛振浪力赑屃,涵泳焉知皆圣恩。

何人独号文章伯,巷北巷南嗟迫窄。

翻身跳上昆崙山,沼视具区杯雷泽。

兴来拨棹逝中流,风月输他第一筹。

不学严陵闲钓濑,也笑范蠡空扁舟。

自是天上神仙客,所至鱼龙先失色。

丝纶百尺掌握中,放荡沧波走趠舶。

垂纶直待鳌口开,剖开鳌腹声如雷。

先将鳌头献天子,其馀一手擎归来。

(0)

和阅明妃传·其一

安边良将不收功,公主如何嫁犬戎。

若使外孙知大父,单于不自杀其翁。

(0)

和午枕·其一

遣怀无日不持杯,何事愁肠未肯开。

堪叹人生真似梦,黄粱不梦又蒿莱。

(0)

琴川精舍寄城中友人

客来僧已去,古屋静萧萧。

敲石引松火,对花悬酒瓢。

窗棂寒背日,柱础润通潮。

君肯过幽寂,水程才隔宵。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