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六言十二首·其八》全文
- 注释
-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
甫:刚刚。
涉:经历,领悟。
知命:理解天命,指人生阶段。
汲汲:急切的样子。
登皋:登上高地或山丘。
临流:面对流水。
侬:我。
渠:他(古代人称自己)。
三十岁:年龄。
故:所以。
秉烛:手持蜡烛,象征晚年。
出游:夜游。
- 翻译
- 陶渊明刚刚领悟到人生的命运,急切地登上山丘面对流水。
我已经年过三十,理应手持蜡烛去享受夜晚的游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春日六言十二首(其八)》。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渊明甫涉知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渊明”指的是深远而又清晰的智慧,通过“甫涉”二字,传递出一种对生命哲理的探索和体悟。"知命"则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境界,即认识并接受天命或自然规律的安排。
“汲汲登皋临流”这句描绘了诗人登上小丘(皋)旁观河流的情景。“汲汲”形容心情的迫切和急躁,但在这里似乎也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渴望或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临流"则更强调了诗人与大自然亲近的心境。
“侬长渠三十岁”中,“侬长渠”应指的是诗人自己,而“三十岁”常被视为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许多古代文人都在这个年纪有所成就或反思。
“故当秉烛出游”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年龄节点上,应该更加珍惜光阴,抓紧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秉烛"意指手持蜡烛,象征着有限的生命之光,而“出游”则是对自由旅行、放松心情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的境界追求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