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少徭益繁,民贫吏如虎。
闻言三叹息,谁其任州府?
嗷嗷(áo áo)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响亮。
白日(bái rì)的意思:指白天、日间。也可用来形容事情明摆着的、显而易见的。
不治(bù zhì)的意思:表示病情无法治愈,无法挽救或无法解决的意思。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场圃(cháng pǔ)的意思:指农田或庄稼地。
城市(chéng shì)的意思:指城市里的繁忙和喧嚣。
斥卤(chì lǔ)的意思:指公开批评、谴责恶劣行为或不良现象。
出语(chū yǔ)的意思:说话、言辞、用语。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赐租(cì zū)的意思:指皇帝或上级官员赐予土地或房屋供人居住或耕种。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非所(fēi suǒ)的意思:非所指的意思是不属于某个范畴或不在某个范围之内。
弓弩(gōng nǔ)的意思:比喻慷慨大度,有胸怀,有魄力。
旱涝(hàn lào)的意思:指旱灾和涝灾,形容天灾人祸交替发生。
胡不(hú bù)的意思:表示没有不可以,无论什么都可以做到。
经亘(jīng gèn)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经过漫长的岁月。
九十(jiǔ shí)的意思:指年纪大,年纪已经接近九十岁。
讵可(jù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轻易接受或认同,多用于否定、拒绝或表示疑虑。
旷土(kuàng tǔ)的意思:指荒凉无人的土地或地方。
老翁(lǎo wēng)的意思:老年男子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流寇(liú kòu)的意思:指在战乱时期逃亡、流窜的武装集团或盗匪。
略有(lüè yǒu)的意思:稍微有一点
牛种(niú zhǒ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非常出色、优秀。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贫吏(pín lì)的意思:指贫穷的官员。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三叹(sān tà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境况非常可叹,令人感叹不已。
煽乱(shān luàn)的意思:煽动骚乱或混乱
山相(shān xiāng)的意思:形容山势、山形。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相经(xiāng jīng)的意思:相互交流、相互经验
修文(xiū wén)的意思:修饰文章,使之更加文雅
休养(xiū yǎng)的意思:指人们暂时停止工作或活动,休息恢复体力和精力。
偃武(yǎn wǔ)的意思:放下武器,停止战斗。
有人(yǒu rén)的意思:表示某个地方有人存在,或某个事件有人参与、有人知道。
中州(zhōng zhōu)的意思: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部地区。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卓鲁(zhuó lǔ)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行为优秀,超群出众。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确山道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生活的困苦。诗人通过描述中原地区因战乱导致的人口流失、土地荒芜、生活艰难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关注。
首句“中州天下腹,厥田异斥卤”点明了中原地区作为国家核心地带的重要性,以及其不同于荒芜之地的肥沃田地。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揭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南汝间的千里旷土,村落稀疏,城市仅剩残垣断壁,荒山连绵,白日里人们依靠弓箭自保。这幅画面展现了战乱后荒凉破败的景象。
诗人质疑这种状况为何持续存在,提出疑问:“胡不治场圃?”意即为何不恢复农业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他强调在圣明君主的治理下,应该实施减税、发放粮食、停止战争、鼓励农耕等政策,以促进社会的休养生息。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距,指出百姓虽渴望安定,但面对繁重的徭役和贪官污吏的压迫,生活依然艰难。他呼吁有能力的官员能够关注民生,改善现状,帮助百姓摆脱困境。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乱后社会惨状的悲悯,也有对国家治理和民生问题的深切忧虑。诗人通过个人观察和思考,提出了对社会改革的期待,体现了对民众疾苦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中州历岁叹向隅,屯膏其故缘讳饰。
察知谴责司牧者,赈赒乃不遗馀力。
帑金三百万弗惜,庶使闾阎免困逼。
谆谆更戒彼大吏,毋俾役蠹俾遍得。
勤加咨询往来人,尽道穷檐稍起色。
更幸三白沾宿麦,闻之略为纾反侧。
夏熟尚早讵置怀,助阳奉时宜布德。
譬之赤子才离怀,未能强饭可夺食。
已加毋宁再三加,于民岂可言从啬。
免沟壑共力春耕,南顾犹然为惕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