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持语相送,应怪不沾巾。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酂 县 董 明 府 之 任 唐 /于 武 陵 南 北 行 已 久 ,怜 君 知 苦 辛 。万 家 同 草 木 ,三 载 得 阳 春 。东 道 听 游 子 ,夷 门 歌 主 人 。空 持 语 相 送 ,应 怪 不 沾 巾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沾(bù zhān)的意思:不受某种影响,不与某物接触或关联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东道(dōng dào)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人或地方。
苦辛(kǔ xīn)的意思:形容经历了辛苦和痛苦。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夷门(yí mén)的意思:指边远地区或偏僻地方。
沾巾(zhān jīn)的意思:指被牵连或染上不好的事物。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 注释
- 南北行:指在国家的南北各地旅行或流浪。
怜君:同情你。
苦辛:辛苦、艰难。
万家:形容众多的家庭。
草木:比喻人生短暂、生生不息。
三载:三年。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美好时光。
东道:东方的道路,引申为旅途。
游子:远离家乡在外的人。
夷门:古地名,这里泛指送别的地方。
主人:指送别宴上的主人,也指朋友。
空持:徒手,空有。
语相送:用言语送别。
应怪:或许会责怪。
不沾巾:古代男子离别时以泪沾手巾表示悲伤,这里指没有流泪。
- 翻译
- 我已在南北各地漂泊许久,同情你深知其中的艰辛。
无数家庭如草木般生生灭灭,三年时光才迎来温暖的春天。
在东方道路上倾听游子的心声,在夷门歌唱着作别主人的情景。
只能空手用言语为你送行,或许你会怪我离别时不挥泪沾巾。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赴任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朋友长时间旅途中的理解和怜悯,同时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不舍。首句“南北行已久,怜君知苦辛”直接点出了朋友的劳累历程,以及诗人的同情心。接着,“万家同草木,三载得阳春”则是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强调了等待的艰难与期盼。
中间两句“东道听游子,夷门歌主人”展示了一种欢送的氛围,其中“东道”指的是朋友即将前往的地方,“游子”则是远行的人,诗人通过“听”字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声音的感受;而“夷门歌主人”,则是诗人在家中以歌声作为欢送。
末尾两句“空持语相送,应怪不沾巾”表达了诗人在分别时的情感复杂,虽然用言辞来送别,但内心的伤感却难以排解,不禁使人感到奇怪,为何眼泪不落。这不仅是对朋友离去的一种哀愁,也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友情无法长久相伴的无奈和悲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行的不舍与期盼,以及对朋友之间情谊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摸鱼儿.孤雁
怅离群、半江空晚,平沙欲下仍起。
飞来曾渡鸳鸯浦,顾影独怜憔悴。
书待寄,奈要写、相思篇幅,难成字。惊风去矣。
任雪夜呼奴,云天觅伴,相与永抛弃。
调筝柱,胜却冰弦十二。独弹谁谅深意。
看伊冷落孤栖久,尝透异乡情味。嗟两地。
只撇下、离愁一点秋云里。
归程万里,看紫塞尘清,玉关春好,何处觅知己。
百字令
西风初起,听谁家、捣练声响彻。
句引离人多少恨,又早露凝霜白。
叵耐年年,照人无寐,总是清秋月。
相逢邻叟,莫将丧乱重说。
际此兵气销沈,芦帘纸阁,称长斋持偈。
却忆年时珠海上,画舫欢游时节。
笑插黄花,醉牵红袖,狂把长鲸掣。
可堪回首,繁华如梦销歇。
天香.咏桂
灵隐门前,番禺城里,秋花一种清绝。
碧海冷冷,金风阵阵,压下数堆黄雪。
山斋湖舫,说不尽,幽芬清洌。
金粟一番开谢,冰轮几回圆缺。曾经托根瑶阙。
几曾羡、人间风月。相伴蟾孤兔冷,羿犯偷折。
自与广寒轻别,记不起、霓裳旧时阕。
带恨才开,和愁细结。
东林书院怀古
龟山载道南,东林遗片席。
绛帐十八年,烟雨丛荆棘。
顾高实倡谋,卜筑弓河侧。
坠绪一线延,书院名仍昔。
一遵白鹿规,辩难皆心得。
性道别毫釐,此志存一息。
门外履常满,庭前雪三尺。
崔巍扇奇祸,灰飞余瓦砾。
天将丧斯文,岂复留六籍。
天未丧斯文,斯固安有宅。
国朝应昌期,鸠工命匠石。
多士讲席余,丽泽皆王泽。
虽非鲁灵光,岁寒见松柏。
明德犹在兹,登堂缅先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