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副将军富德奏报小和卓木霍集占亦望风先逃叶尔奇木回众投诚拟平定回部凯歌十首·其十》
《副将军富德奏报小和卓木霍集占亦望风先逃叶尔奇木回众投诚拟平定回部凯歌十首·其十》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安集延将拔达山,岂能自外八鸿间。

行看往遗来俘献兵气全销唱凯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集(ān jí)的意思:安定聚集在一起。

八鸿(bā hóng)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能力非凡。

兵气(bīng qì)的意思:指军人的气势和战斗精神。

唱凯(chàng kǎi)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过分吹捧,过分赞美,过分捧场。

俘献(fú xiàn)的意思:指被俘虏并献出。形容败北,被敌人俘获。

凯还(kǎi hái)的意思:指战胜敌人并将俘虏释放回国。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自外(zì wài)的意思:从外部看,从外部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将军富德在平定回部战役中的胜利景象。通过“安集延将拔达山”这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到战场的壮阔与激烈。接着,“岂能自外八鸿间”则表达了即使在最偏远的地方,也难以逃脱战争的影响。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行看往遗来俘献,兵气全销唱凯还”这两句,不仅展现了战后的和平景象,也暗示了敌人的溃败与投降。

整首诗以军事行动为主线,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诗人弘历通过对将军富德的赞美,以及对战争结果的描述,传达出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将士们英勇牺牲的敬意,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的艺术表达,诗人成功地将历史事件转化为富有情感的艺术作品,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凉榭池上二阕·其二

病襟思适绕东塘,水荇初花吐嫩黄。

行困老樗阴下坐,儿童争喜拾红娘。

(0)

四月望日会兴庆池

莫厌烦蒸共此行,临流台榭极高明。

风前自得披襟兴,林杪时闻脱裤声。

洞竹交阴冠盖爽,砌泉争响梦魂清。

凭轩最切云霓望,日待民田雨足耕。

(0)

依韵和机宜陈荐请游城北池馆二首·其二

去岁饥流待抚循,日忧疲瘵苦伤神。

细民沟壑方援手,别馆莺花任送春。

举目山河生壮气,经时台榭极芳尘。

秋来幸有丰年兆,还作偷安乐事人。

(0)

谢并帅王仲仪端明惠葡萄酒

并门昔岁叨拥旄,公厨酒熟醺葡萄。

公时帅谓辄驰献,助临军享投芳醪。

辱公诗答极爱重,气骨雄健凌风骚。

公今大卤盛开府,我得乡守均疲劳。

却烦新酿远相遗,故人义比丘山高。

衰翁拜赐喜自酌,持杯有感生郁陶。

忆昨朔边被朝寄,亭燧灭警兵锋韬。

时平会数景物好,齿发未老胸襟豪。

当筵引满角胜负,金船滟溢翻红涛。

间折圆荷代举酌,坐客骇去如奔逃。

我乘馀勇兴尚逸,直欲拍浮腾巨艘。

此来病质极枯瘠,两目眵泪颠无毛。

较前饮量复何有,十分耗谢馀釐毫。

复婴风眩戒食味,馋口绝望沾珍螯。

虽然公酝敢轻用,留吞药剂倾甘膏。

纵逢嘉客衒公贶,三爵已命缄封牢。

锦堂风和弄弱柳,螺榭日暖烘夭桃。

兹辰庆我重加惠,勉与父老同春遨。

(0)

病鹤贻刘易

尘寰病思苦,仙府归魂劳。

秃翼败风霰,卑栖掩蓬蒿。

池圃摈时玩,鸡凫岂吾曹。

谁知牢落心,万里孤云高。

(0)

酬范思远

阴阳万变始三画,天地大法都九畴。

斯文滥觞日增广,淳源已溃分千流。

举而错之为事业,典诰始勋终乎周。

尼父将圣生无位,一王遗法存春秋。

化成天下文之大,岂事章句矜雕锼。

道经战国遂榛莽,赖汉诸儒勤耘耰。

然其文物比三代,高曾下视云来幽。

唐时师匠多磊落,昌黎把钺为之酋。

姬公端冕明堂位,八门四面群小侯。

嗟时迦老驾异说,吾儒路阻行无邮。

可怜韩子独强介,抗颜不为缁黄羞。

惟余碌碌谬庸者,蓬头风转萍波浮。

出言疏阔触忌讳,倦游四国无人收。

夫君家公世才杰,士林向景称英游。

是故落然来北海,登门如到神仙洲。

贻诗旅人定交分,所期者大将安酬。

爽如高秋望霁景,壮如拔戟逐挟辀。

两敦六瑚见古器,黄钟大吕闻鸣球。

伟哉志趣规取远,古人之善今人仇。

直须摆脱忽回视,远趋董贾为朋俦。

此心可以厚风俗,此文可以扬天休。

誓将它日同利涉,我为之楫君为舟。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