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常旸(cháng yáng)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美丽动人。
车轴(chē zhóu)的意思:比喻一个事物的关键或重要部分。
棼丝(fén sī)的意思:指非常细小的木屑或纤维。
龟兆(guī zhào)的意思:预示着坏事即将发生的迹象或征兆。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疾风(jí fēng)的意思:形容风势迅猛,速度极快。
借令(jiè lìng)的意思:借助他人的名义或威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落叶(luò yè)的意思:比喻离开家乡或离开原处后,最终回到自己的家乡或原处。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起民(qǐ mín)的意思:指引领民众起来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和权利。
熟视(shú shì)的意思:熟悉地注视或看待。
行空(xíng k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自由自在地行动或发展。
言行(yán xíng)的意思:指说话和行动,表示言语和行为的一致性。
雨华(yǔ huá)的意思:雨华是一个由雨和华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含义是指雨中的花朵,比喻不畏艰险,能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展现出坚强的意志和美好的品质。
涧底松(jiàn dǐ sōng)的意思:指坚强不屈的品质和精神。
岩下电(yán xià diàn)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不屈服于困难。
- 注释
- 疾风:猛烈的风。
捲:卷起。
六月秋:六月的秋季。
欲变:即将变化。
云生:云雾升起。
涧底松:山涧底的松树。
雷走:雷电疾驰。
岩下电:岩石下的闪电。
雨华:雨滴。
棼丝:乱麻般的。
熟视:仔细看。
车轴飞:车轴能飞翔。
龟兆:龟甲上的纹理,古人认为预示吉凶。
遍:全面。
常旸:经常期待的晴天。
民瘼:百姓的疾苦。
吻噪:忧虑的声音。
咽:抑制。
空龙:空中龙,比喻虚幻或难以捉摸的事物。
药须暝眩:治病的药需要在昏暗中服用,比喻在困境中才能发挥作用。
- 翻译
- 疾风卷起落叶,六月秋天似乎要转变。
云雾在山涧的松树间生成,雷电在岩石下方穿梭。
雨滴密集如乱麻,仔细看才能分辨。
即使车轴能飞翔,也要遍寻龟纹预示的吉凶。
常常期待晴天解除百姓疾苦,但忧虑之声无法抑制。
寄语如同空中龙,治病之药需在昏暗中服用方有效。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未能形成倾盆大雨的风雷交加的气象变化,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强烈动荡和诗人内心的焦虑。开篇“疾风捲落叶,六月秋欲变”两句,勾勒出初夏转入盛夏之际,天气骤变,风暴即将来临的紧迫氛围。接着,“云生涧底松,雷走岩下电”描绘了云层低沉至山谷之间,雷声在石壁间回响,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雨华如棼丝,熟视乃不见”则表现了一场看似即将到来的大雨却又忽然消散的意外转折。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对比,用“雨华”比喻那似乎已成型但又一无所获的雨丝,表达了对自然界未能如愿的某种失望。
“借令车轴飞,来救龟兆遍”此句中,“龟兆”常指征兆或凶兆,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即将到来的灾难有所预感,并希望能有所挽救。而“常旸起民瘼,吻噪不得咽”则描绘了民众因天气骤变而感到不安和恐慌之情。
最后,“寄言行空龙,若药须暝眩”一句,以“空龙”比喻那未能发挥作用的风暴,或许是诗人心中对未来的某种期待和祝愿。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写景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示了诗人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四
孤峰直上散青眸,山峙西东浸碧流。
弱水人言三万里,是间我已到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