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触物(chù wù)的意思:触摸物体。形容对事物有亲身接触。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寂然(jì rán)的意思:寂静无声,没有声音。
明灯(míng dēng)的意思:明亮的灯光,比喻指引和引导人的智慧或指导。
浅深(qiǎn shēn)的意思:形容程度浅或深。
天机(tiān jī)的意思:指天意、天数、天道的机密。
晤语(wù yǔ)的意思:晤语是指会面时的言辞,指会谈、交谈。
虚室(xū shì)的意思:虚室指的是空房间或空屋子,比喻没有实际内容或内在价值的空洞之物。
讴吟(ōu yín)的意思:指唱歌吟诗,表达情感或抒发思想。
- 鉴赏
这首《静夜》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夜静谧、内心独白的画面。
首句“寂然生众动”,看似矛盾,实则巧妙地表现了深夜的宁静与万物的生机。在寂静中,似乎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活动,这种反差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接着,“风绪到寒林”一句,将视线转向了远处的树林,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也带来了生命的气息。这一景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动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
“虚室不离我,明灯欲照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一间空旷的房间,但他的思绪却如同那盏明亮的灯,照亮了内心的深处。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以“虚室”和“明灯”分别代表外在环境的空旷与内在心灵的光明,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接下来,“杯香无晤语,书拥信讴吟”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或品茗或读书的情景。杯中的香气与书籍的墨香,成为他与自己对话的媒介,而“无晤语”与“信讴吟”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孤独并存的状态。通过这些细节,诗人展现了其深邃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最后,“触物天机内,何须问浅深”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诗人认为,自然界的每一个事物都蕴含着宇宙的奥秘(“天机”),无需刻意去寻找答案,因为答案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心中。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在体验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静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自我以及生活本质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