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变幻(biàn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控。
冰人(bīng rén)的意思:指冷漠无情、缺乏情感表达的人。
草木(cǎo mù)的意思:指人心惶惶,对一切事物都怀疑和恐惧,过分紧张的心理状态。
多变(duō biàn)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样,变化无常。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劫火(jié huǒ)的意思:指火灾、灾难。比喻危险、困境或灾祸。
劳薪(láo xīn)的意思:指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的工资或报酬。
嶙峋(lín xún)的意思:形容山峰、岩石等高耸、陡峭的样子。
盘根(pán gēn)的意思:形容事物纷乱复杂,错综复杂,难以解决。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同席(tóng xí)的意思:一同坐席,共同参加宴会或会议。
为山(wéi shān)的意思:指为了保护山脉而进行的努力和奋斗。
文人(wén rén)的意思:指有才学、有文化修养的人,多指文学界的人士。
无情(wú qíng)的意思:指人对待他人或事物冷漠无情,毫无同情心和怜悯之心。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余烬(yú jìn)的意思:指火焰熄灭后剩下的灰烬,引申为某事物的残余或余泽。
稚子(zhì zǐ)的意思:稚子指的是幼稚的孩子,也可以用来形容成年人言行幼稚、不成熟。
席上珍(xí shàng zhēn)的意思:指在饭桌上珍贵的食物或美味的佳肴。
- 鉴赏
这首诗《戏咏炭假山》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与幽默的笔触,描绘了对“炭假山”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首联“盘根曾傍石嶙峋,余烬谁同席上珍”,以“盘根”与“石嶙峋”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炭假山的形态,仿佛深植于岩石间的老树根,暗示其坚实与不凡。接着,“余烬谁同席上珍”一句,将炭假山比喻为席上的珍宝,既突出了其珍贵性,也暗含了对其价值的肯定。
颔联“草木无情犹劫火,岩泉何处著劳薪”,进一步深化主题。前句以“草木无情”对比“劫火”,强调了炭假山虽非生命之物,却能承受烈火的考验,展现出其坚韧不屈的品质。后句则以“岩泉”与“劳薪”相对比,巧妙地指出炭假山的形成过程,即经历了长时间的燃烧与冷却,如同岩泉中蕴含的劳苦与智慧。
颈联“文人作记峰原假,稚子为山雪未真”,通过“文人”与“稚子”的对比,揭示了对事物理解的深度差异。文人以“峰原假”记录炭假山的形态,而稚子则未能真正理解其深层意义,此处寓含了对知识与经验积累的重视。
尾联“莫笑浮云多变幻,世间还有倚冰人”,以“浮云多变幻”象征世事无常,提醒人们不应因外界变化而失去自我。最后,“倚冰人”则表达了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追求,寓意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炭假山”的独特解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语言生动,寓意丰富,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