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本自(běn zì)的意思:从本质上说,本身
彩仗(cǎi zhàng)的意思:彩仗是指彩色的旗帜和旗杆。用来比喻华丽的装饰和繁华的场面。
彻悬(chè xuán)的意思:彻底消除疑虑或忧虑,心情舒畅。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泛响(fàn xiǎng)的意思:声音回荡不绝,声势浩大。
风散(fēng sàn)的意思:风吹散了,形容事物被分散或散失。
寒坰(hán jiōng)的意思:
寒冷荒凉的野外。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 朝云 何处?空怜草宿寒坰。” 明 屠隆 《昙花记·群魔历试》:“想着我朝宴华堂,昼出荒郊,夜宿寒坰。”
和气(hé qi)的意思:形容人态度友善、和蔼可亲。
嘉乐(jiā lè)的意思:形容欢乐愉快的样子。
钧天(jūn tiān)的意思:形容声音洪亮、威力极大。
礼陈(lǐ chén)的意思:指以恭敬的态度向上级或长辈呈献礼物或奏章。
清越(qīng yuè)的意思:清新、明亮、高洁的样子或状态。
曲度(qǔ dù)的意思:弯曲的小路通往幽静的地方。
随风(suí fēng)的意思:随着风的方向而移动或改变。
泰坛(tài tá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行业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权威的人或事物。
心动(xīn dòng)的意思:指内心因为某种原因而产生强烈的感动、激动、兴奋等情绪。
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斋心(zhāi xīn)的意思:指修养心性,慎独自省,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展礼(zhǎn lǐ)的意思:指在庄重的场合或者仪式上,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礼仪。
仗下(zhàng xià)的意思:指依靠、倚仗、依赖。
众灵(zhòng líng)的意思:众多的灵魂或众多的人
- 注释
- 泰坛: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高台。
恭祀:恭敬地祭祀。
彩仗:彩色的仪仗,指装饰华丽的仪仗队。
寒坰:寒冷的郊外。
展礼:展示礼仪,执行仪式。
陈嘉乐:演奏美好的音乐。
斋心:虔诚的心。
动众灵:触动神灵。
韵长:音韵悠长。
飘更远:声音传播得很远。
曲度:音乐的旋律。
静宜听:在安静环境中更适合聆听。
泛响:回响,广泛传播的声音。
何清越:多么清澈超越。
随风:随着风的吹拂。
散杳冥:消散在遥远而幽深之处。
彻悬:撤去悬挂的东西,可能指仪式结束后撤除的装饰。
和气聚:和谐的气氛聚集。
旋退:迅速或优雅地离开。
晓山青:清晨山色青翠。
本自:原本来自。
钧天:天上的音乐,比喻极美的音乐。
列洞庭:散布在洞庭湖周围,这里比喻四周的环境。
- 翻译
- 在庄严的祭台上恭敬地举行祭祀,彩色的仪仗队从寒冷的郊外下行。
展示礼仪,演奏美妙的音乐,虔诚的心触动了众神明。
悠长的音韵飘扬得更远,旋律在宁静中更宜人聆听。
那回响为何如此清澈超越,随着风儿飘散到遥远的地方。
撤去悬挂之物,和气汇聚,旋转退场时晨光中山色青葱。
原本来自天上的音乐,又仿佛回响在周围的群山之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郊野的祭祀活动,通过对仪式和音乐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古人对自然与神灵的崇敬之情。
"泰坛恭祀事,彩仗下寒坰。" 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庄重而又隆重的氛围,祭坛上的仪式正在进行,彩色的旗帜在寒冷的山谷中飘扬,营造出一种肃穆的节日气氛。
"展礼陈嘉乐,斋心动众灵。" 礼仪展开,美好的音乐回荡,这不仅是对人间礼仪的展示,也是对自然界、神灵世界的一种感召和敬意。
"韵长飘更远,曲度静宜听。" 音乐的旋律悠长而遥远,它的节奏适中,使人在宁静中倾听,感受到音乐与心灵的交流。
"泛响何清越,随风散杳冥。" 音乐声响清脆透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振,仿佛随着微风消散在无垠的天地之间。
"彻悬和气聚,旋退晓山青。" 在这样的氛围中,人的情感得以释放与凝聚,而后又渐渐平息,如同清晨的山峦,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翠绿。
"本自钧天降,还疑列洞庭。" 最后的两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界和神灵世界的敬畏之情,以及一种超然物外、与宇宙合一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郊野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以及他们在这种信仰中寻求心灵平静和精神寄托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别李孝甫太仆用张大司马韵
兰台少年班仲升,掷笔万里扬霓旌。
自言天厩须奇骏,欲驱宛血长安行。
交游尽是青云彦,簪笔曾陪柏梁殿。
一骨先夸台畔求,千金立向图中见。
日予罢钓沧江浔,为君高奏四牡吟。
出门冠盖渺然去,回首烟萝春正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