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节母贞女诗并序》
《节母贞女诗并序》全文
明 / 杨继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母为姑存身未死,姑因嫂节老空楼。

萱阶花泣百年泪,漆室人含万古愁

寂寂风侵机杼冷,阴阴月镜台秋。

从来多少冠裳客,曾似沂阳妇女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存身(cún shēn)的意思:指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而做出某种行动或采取某种措施。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妇女(fù nǚ)的意思:指已婚女性,也泛指女性。

古愁(gǔ chóu)的意思:指古代人物或事物所引起的忧愁和惆怅。

冠裳(guān cháng)的意思:指穿上礼服或华丽的服饰,表示正式或庄重。

寂寂(jì jì)的意思:寂寞、冷清

机杼(jī zhù)的意思:指纺织的机器中的主要部件,比喻事物的核心或关键。

镜台(jìng tái)的意思:指以镜子为台,用来照明和观看自己形象的台子。比喻以自己为镜,反省自己的言行。

漆室(qī shì)的意思:漆室是指室内黑暗而封闭的环境。比喻人处于困境或狭小的空间中,无法自由行动。

室人(shì rén)的意思:指宅居之人,也可指守在家中的人。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阴月(yīn yuè)的意思:指月亮被云遮挡,不见光明。比喻事物暗淡无光,没有希望。

阴阴(yīn yīn)的意思:形容阴暗、阴森、阴沉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节母贞女的高尚情操与悲苦命运。开篇“母为姑存身未死,姑因嫂节老空楼”两句,以对比手法展现母与姑的牺牲精神,母亲为了姑母的存续而活,姑母则因嫂子的节操而孤独终老于空楼之中,揭示出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牺牲与无奈。

“萱阶花泣百年泪,漆室人含万古愁”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情氛围,萱草阶前的花朵仿佛在哭泣百年来的辛酸,漆室中的人心中蕴含着万古的哀愁,将情感推向深沉。

“寂寂风侵机杼冷,阴阴月暗镜台秋”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意境,风侵袭着空荡的织机,月光下的镜台显得格外寒冷,秋季的阴暗更添了几分悲凉。

最后,“从来多少冠裳客,曾似沂阳妇女否”提出疑问,反思有多少身居高位的男子,是否能理解或同情这些节母贞女的苦难,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节母贞女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她们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和不公。

作者介绍
杨继盛

杨继盛
朝代:明   字:仲芳   号:椒山   籍贯: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   生辰:1516年-1555年

杨继盛(1516年-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字仲芳,号椒山,直隶容城(今河北容城县北河照村)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兵部员外郎。坐论马市,贬狄道典史。事白,入为户部员外,调兵部。疏劾严嵩而死,赠太常少卿,谥忠愍。后人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著有《杨忠愍文集》。 
猜你喜欢

久不作诗诗思甚涸春物日盛漫兴三章用常德枣心笔书本不工重复加弱似亦与诗相称云·其二

庭行看萌芽,檐立听呼应。

在物且云然,于我可不竞。

青衫恋五斗,白发间三径。

是岂人之为,绝知吾有命。

(0)

十一月二十三夜通夕不寐为赋梅诗且怀斯远成父友弟及五首而晓书呈在伯·其四

婆娑风月隅,窈窕溪山宅。

林园故幽幽,鸥鹭空脉脉。

虽云有逢迎,未易相主客。

桃李自成蹊,岁寒知松柏。

(0)

避雨入总持寺谒澹台子羽墓

濒湖有幽寺,避雨适来过。

吏役毋庸遽,幽寻所得多。

雷祠真诡特,古墓绝微讹。

鸟篆森奇画,龟趺载雅歌。

(0)

题湘乡道中梅花

道上梅花无数株,似能相与慰穷途。

色严不畏晨霜劲,馥剩宁须爱日敷。

落落卒无词客赋,纷纷只了酒家沽。

虽然根本故亡恙,犹愈松明日夜刳。

(0)

蔓菊伶俜不自持,细香仍著野风吹。

少年踊跃岂复梦,明日萧条休更悲。

潭水解令胡广寿,夕英何补屈原饥。

我今漫学浔阳隐,晚立寄怀空有诗。

(0)

寄唐德舆时决狱辰沅

生平但识古书耽,老至方知世路谙。

君想归途在巴蜀,我行何日返东南。

江湖比苦无书疏,风月今怜阻笑谈。

暇日销忧应有作,簿书仍急亦何堪。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