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
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
潮音(cháo yīn)的意思:指声音悦耳动听,如流水潺潺,如潮水涌动。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成都(chéng dū)的意思: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成都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荣、富饶,或者形容一个人才华横溢、多才多艺。
出世(chū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从平凡或低微的地位或环境中脱颖而出,取得成功或地位的意思。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低垂(dī chuí)的意思:指垂下或下垂的状态或姿态。
都来(dōu lái)的意思:指人群或物品聚集在一起,形容非常热闹或拥挤。
独说(dú shuō)的意思:独自发表言论,没有人能与之比肩。
烦襟(fán jīn)的意思:形容内心焦虑、烦闷,情绪不安。
古来(gǔ lái)的意思:指古代以来,历史长久的意思。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京国(jīng guó)的意思:指国都,也可用于形容地位高贵、权势显赫的人。
利物(lì wù)的意思:为了个人利益而牺牲他人或损坏公共利益。
弥天(mí tiān)的意思:形容极其广阔、无边无际。
上人(shàng rén)的意思:指高人、有道德修养和学问的人。
世士(shì shì)的意思:指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天识(tiān shí)的意思:指天地间的智慧和洞察力,也指天赋的才智和天命。
听者(tīng zhě)的意思:指能够倾听他人意见、学习他人经验的人。
握手(wò shǒu)的意思:两人用手相互握住,表示友好、合作、祝贺等。
物心(wù xī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心思和意念与外界物体有关,即心思物理化的情况。
五字(wǔ zì)的意思:指由五个字组成的词语,也可以指五个字的成语。
野水(yě shuǐ)的意思:指没有经过加工、调整或管束的自然状态,形容情况或事物的原始、自然、未受限制的状态。
有利(yǒu lì)的意思:有益、有好处
众妙(zhòng miào)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奇妙、多样化,充满无限的智慧和巧妙之处。
诸公(zhū gōng)的意思:指众多的人,多用于称呼群体中的人们。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送蜀僧潮音归乡》。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潮音的蜀地僧人的深情送别与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僧人潮音的高尚品德与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首句“野水有善溉,山云忽为霖”以自然界的景象起笔,通过“善溉”的野水和“为霖”的山云,隐喻了潮音僧人的慈悲与奉献精神,如同雨水滋润大地,滋养万物。接着,“古来出世士,亦有利物心”进一步强调了出世之士(如潮音)虽远离红尘,但心中仍怀有济世利他之心。
“上人成都来,袈裟尘土侵”描述了潮音僧人从成都归来的情景,袈裟上的尘土象征着他在尘世间的经历与修行。接下来,“两屦踏京国,一钵提丛林”则通过行走与携带的物品,展现了僧人广泛游历、深入民间的生活状态。
“诸公握手旧,孰不低垂簪”表达了潮音僧人与世俗人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即使在京城这样的繁华之地,他的形象也能触动人心,让众人敬仰。而“尚陋汤休诗,肯鼓庭兰琴”则通过对比,赞扬了潮音僧人不同于世俗的高雅情趣与精神追求。
最后,“独说众妙行,听者开烦襟”点明了潮音僧人独特的道德行为与智慧,能够使听者心灵得到净化与解脱。诗人以“我作五字偈,弥天识潮音”结束,表明自己对潮音僧人深邃智慧与高尚品德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潮音僧人形象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个人品质的卓越,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与精神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