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
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
边遽(biān jù)的意思:形容行动迅速,速度极快
不中(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有中。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鼓行(gǔ xíng)的意思:鼓励行动,振奋士气
骨肉(gǔ ròu)的意思:指亲属关系,比喻亲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寒日(hán rì)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日子。
虎符(hǔ fú)的意思:虎符是指古代中国将军手中的一种象征军权的令牌。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击筑(jī zhù)的意思:指弹奏古代乐器筑琴,比喻音乐技艺高超或表演非凡。
精兵(jīng bīng)的意思:指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战斗力强的士兵。
晶明(jīng míng)的意思:非常明亮、清晰的样子。
卷甲(juǎn jiá)的意思:指战士们穿着盔甲,准备战斗的样子。形容士兵备战的气势。
阃外(kǔn wài)的意思:指在朝廷中失去权力、地位或被贬谪出京城。
沙碛(shā qì)的意思:指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地。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羽檄(yǔ xí)的意思:指用鸟羽制成的檄文,代表着传递军令或战争消息的重要性。也用来形容传递消息迅速、远播的意思。
中制(zhōng zhì)的意思:指控制、管理、统领。
壮士(zhuàng shì)的意思:指勇敢、坚强、有胆识的人。
紫塞(zǐ sāi)的意思:紫色的关隘,指险要的关隘或边塞。
走边(zǒu biān)的意思:走边意味着离开正道或规定的范围,走向边缘或边界。
燕然铭(yàn rán m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留下深刻印象,令人难以忘怀。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关的军事行动,气氛紧张而悲壮。开篇即以“羽檄走边遽,虎符出精兵”两句,迅速建立了战争的紧迫感。"羽檄"指的是古代边防用的信号箭,"虎符"则是军中用于传递命令的凭证,这里暗示着战事紧急。
接着,“壮士卷甲起,骨肉送之行”表现了将士们英勇出征的情景。"壮士"指的是年轻有力的士兵,而"骨肉送之行"则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安全与荣耀,不惜牺牲生命。
在“击筑歌易悲,挈榼酒更倾”中,可以感受到边关将士们即使面对生死也要饮酒高声歌唱以壮行色,但这种豪迈背后却不难看出一丝悲凉。
"关山杀气缠,寒日无晶明"则描绘了边关的严酷环境和战场上的血腥气息。"关山"指的是军事要塞,而"杀气缠"形容战场上浓重的死亡氛围;"寒日"则暗示着天气的阴冷,而"无晶明"则是对比之下,连阳光都失去了它本应有的清澈。
接下来的“箭落紫塞雕,马裂黄河冰”两句,更是将战事的惨烈与自然环境的严酷融为一体。"箭落"形容战斗的激烈,而"紫塞雕"则可能指的是边关的特定地貌;"马裂黄河冰"则生动表现了战争中的惨剧场景。
而“岂畏虏骑多,只忧将权轻”中,将士们并非担心敌军的数量,而是更为将领手握的权力感到忧虑。这反映出战时对领导者能力和决策的依赖,以及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
"阃外不中制,一贤当长城"表达了边关之外的情况无法用常规去控制,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守住这漫长而坚固的防线。这里的“一贤”指的是那些能够独自承担起巨大责任的人。
最后,“鼓行渡沙碛,愿勒燕然铭”则是将士们在沙漠中前进的声音,以及他们希望能把自己的英勇事迹刻在历史上的愿望。"鼓行"形容军队行进时的鼓声,而"愿勒燕然铭"则表达了他们对名垂青史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边关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悲壮与豪迈相结合的情感氛围,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对于英雄主义和个人牺牲精神的赞美。
平生爱庐阜,此日得攀缘。
纵目乾坤外,游心混沌先。
九江仍旧派,五老未华颠。
云敛金轮现,崖空石镜悬。
上方闲岁月,深洞半云烟。
物外通三岛,壶中别一天。
坐来消俗念,吟就耸诗肩。
佛礼金仙象,僧参玉版禅。
炉峰腾瑞蔼,康谷泻飞泉。
淑气钟灵异,高名冠幅员。
欧苏题未泯,李谢迹皆仙。
无限怀贤思,安排付锦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