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眉州鹿鸣宴·其二》
《眉州鹿鸣宴·其二》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六成鳞吹,呦呦鹿鸣

三仙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六六(liù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顺利,一切顺风顺水。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劝驾(quàn jià)的意思:劝告某人离开或离去,表示劝阻或劝告对方离开的意思。

三仙(sān xiān)的意思:指三个聪明、能干的人。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

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呦呦(yōu yōu)的意思:形容鹿鸣声,也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注释
鳞吹:形容风的轻柔,像鱼鳞般细密。
呦呦:鹿鸣声,形容声音悠扬。
三仙: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千佛:众多佛像。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象征祭祀。
衣冠习俗:指社会上层人士的服饰和传统风俗。
举送:敬酒或赠送。
鲁诸生:鲁地的学生,古代对儒家学者的一种称呼。
翻译
六六成鳞的风吹过,鹿鸣声声如歌。
三位仙人相伴,劝导我驾车前行,无数佛像期待题写名字。
祭祀的宴席开始,礼仪繁复而庄重,衣冠之士的传统习俗令人自豪。
按照惯例需要一一敬酒,我也是个来自鲁地的学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眉州举行的鹿鸣宴会,画面生动,情趣盎然。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这两句以拟声词烘托出宴会上乐器奏鸣之声,六六连续的音节仿佛是乐曲中层次分明的部分,呦呦则像是乐曲高潮时声音的急促变化,通过鹿鸣这一古代宴会常见的娱乐活动,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欢快。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三仙或许指的是宴会中的宾客,他们被美酒佳肴所诱惑,不禁想要留下名字以作纪念。千佛则可能是对宴会场地的一种夸张描述,或许指的是许多的佛像,暗示这场宴会的庄严与神圣。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此处描绘了宴会上的饮食和穿着,俎豆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器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上摆放的美酒佳肴;衣冠则代表着宾客们的装扮,这些都是当时习俗中的荣耀之事。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参与感受,可能是在描述自己也像其他宾客一样,对于这次宴会充满期待并想要留下纪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欢乐、庄严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宴会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仲夏万寿寺

北至言将致戒时,还宫取便又临兹。

讵云适兴游方外,总为祝釐相所宜。

雨后松风含飒爽,午前花露滟葳蕤。

僧人衣紫门旁跽,可识袁州郑谷诗。

(0)

再题廓然大公八景·其二规月桥

枕岸看如上下弦,影波原见一轮圆。

是为规月是真月,照彻三千与大千。

(0)

皋涂精舍

岩谷深寒又避风,栽培仙植一丛丛。

即看朗朗清虚府,金粟迟时亦月宫。

(0)

雩祭进宫西直门外作

来往无非事,郊坛要必亲。

敢云已逢渥,惟望继沾频。

麦垄秀诚好,黍田长亦均。

三秋犹廑我,一意秪勤民。

(0)

三艺重朝家,身先语足嘉。

群观各知勖,连中讵堪誇。

漫拟聊消暇,因之早定遐。

文恬永为戒,天贶荷无涯。

(0)

镇海寺即目·其二

一溪流水沿洄落,几栈迥蹊曲折跻。

除却云栖上天竺,世间何处更堪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