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初筵(chū yán)的意思:初次设宴招待客人。
六六(liù liù)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顺利,一切顺风顺水。
鹿鸣(lù míng)的意思:指鹿在山林中鸣叫,形容大自然的宁静和和谐。
劝驾(quàn jià)的意思:劝告某人离开或离去,表示劝阻或劝告对方离开的意思。
三仙(sān xiān)的意思:指三个聪明、能干的人。
题名(tí míng)的意思:指为了表彰某人或某物的优秀之处而给予荣誉的名字或称号。
习俗(xí sú)的意思:
◎ 习俗 xísú
[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
文化习俗衣冠(yì guān)的意思:指外表的衣着和仪容,也可指人的仪表和品行。
呦呦(yōu yōu)的意思:形容鹿鸣声,也用来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诸生(zhū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学生或学者。
俎豆(zǔ dòu)的意思:指古代祭祀时摆放在祭坛上的肉食和豆子,比喻人们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争斗。
- 注释
- 鳞吹:形容风的轻柔,像鱼鳞般细密。
呦呦:鹿鸣声,形容声音悠扬。
三仙: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千佛:众多佛像。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象征祭祀。
衣冠习俗:指社会上层人士的服饰和传统风俗。
举送:敬酒或赠送。
鲁诸生:鲁地的学生,古代对儒家学者的一种称呼。
- 翻译
- 六六成鳞的风吹过,鹿鸣声声如歌。
三位仙人相伴,劝导我驾车前行,无数佛像期待题写名字。
祭祀的宴席开始,礼仪繁复而庄重,衣冠之士的传统习俗令人自豪。
按照惯例需要一一敬酒,我也是个来自鲁地的学生。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眉州举行的鹿鸣宴会,画面生动,情趣盎然。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这两句以拟声词烘托出宴会上乐器奏鸣之声,六六连续的音节仿佛是乐曲中层次分明的部分,呦呦则像是乐曲高潮时声音的急促变化,通过鹿鸣这一古代宴会常见的娱乐活动,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欢快。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三仙或许指的是宴会中的宾客,他们被美酒佳肴所诱惑,不禁想要留下名字以作纪念。千佛则可能是对宴会场地的一种夸张描述,或许指的是许多的佛像,暗示这场宴会的庄严与神圣。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此处描绘了宴会上的饮食和穿着,俎豆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器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上摆放的美酒佳肴;衣冠则代表着宾客们的装扮,这些都是当时习俗中的荣耀之事。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参与感受,可能是在描述自己也像其他宾客一样,对于这次宴会充满期待并想要留下纪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欢乐、庄严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宴会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