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拔帜(bá zhì)的意思:拔起旗帜,引领潮流或指挥全局。
导源(dǎo yuán)的意思:引导事物发展的根源或起源
灯夜(dēng yè)的意思:灯夜指夜晚的时候照明的灯火。在成语中,灯夜常常用来形容夜晚的景象或者表示人们夜间的活动。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家塾(jiā shú)的意思:家庭教育
经笥(jīng sì)的意思:指经验丰富,有见识,能够明察秋毫。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五经(wǔ jīng)的意思:指儒家经典《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和《春秋》的合称。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心丧(xīn sàng)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失望、沮丧的心情。
兄弟(xiōng dì)的意思:指兄弟之间的亲情关系,也可泛指亲密的朋友关系。
饮水(yǐn shuǐ)的意思:喝水时要想起水的来源,比喻要常怀感恩之心。
五经笥(wǔ jīng sì)的意思:指人的才智、学问极其丰富,知识渊博。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感旧怀人诗三十首》中的第一首,追忆的是他的业师钟相州先生。诗中充满了对师恩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首联“先生五经笥,兄弟七年师”,开篇即点明了师者身份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五经笥,象征着先生博学多才,而“兄弟”二字则表达了师生之间如同手足般的亲密关系。七年师,则强调了长时间的学习与相处,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
颔联“家塾趋庭日,童军拔帜时”,进一步描绘了在师长的引领下,学生从懵懂无知逐渐成长的过程。家塾趋庭,意味着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向师长学习;童军拔帜,则暗示了学生在师长的指导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
颈联“学山初篑忆,饮水导源思”,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攀登高山,饮水比作寻找水源,表达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教导的铭记。初篑忆,意为刚刚开始学习时的记忆犹新;饮水导源思,则是思考如何像源头之水一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滋养心灵。
尾联“回首青灯夜,心丧岂有期”,以回忆青灯夜读的情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师长的深深哀思。青灯夜读,是中国古代学子勤奋学习的象征,而“心丧岂有期”则流露出对师长离世的无尽哀痛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学生对师长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