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端有象,谁与画吾村。
《幽居初夏四首·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鸡豚(jī tún)的意思:指鸡和豚,泛指家禽和家畜。
江步(jiāng bù)的意思:指河边或江边的步行,也比喻行走的步伐。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藜苋(lí xiàn)的意思:指人们不得不依赖或接受的事物。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平端(píng duān)的意思:平稳而端正,指人的品质和行为举止端正,没有偏差。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讴哑(ōu yǎ)的意思:形容歌声嘶哑,失去了原本的美妙。
倚杖(yǐ zhàng)的意思:用手扶着拐杖作为支撑,形容老年人行走时的姿态。
竹门(zhú mén)的意思:指清贫的生活环境或简陋的住所。
- 注释
- 诘曲:弯曲不直。
桑径:桑树小径。
讴哑:嘈杂的歌声。
竹门:用竹子做的门。
疏泉:稀疏的泉水。
藜苋:两种野菜。
倚杖:拄着拐杖。
鸡豚:鸡和猪。
江步:江边道路。
新舸:新船。
茅檐:茅草屋顶。
幼孙:小孙子。
太平:太平盛世。
象:景象。
画:描绘。
吾村:我的村庄。
- 翻译
- 蜿蜒的小路穿过桑树林,竹门内传来嘈杂的歌声。
稀疏的泉水灌溉着藜和苋菜,我拄着拐杖放牧鸡猪。
江边的路上停着新船,我在茅草屋前逗弄小孙子。
如今社会安定祥和,谁能为我的村庄绘出这幅景象?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面。"诘曲穿桑径"写出了小路弯曲穿过桑树丛,显得幽深宁静;"讴哑响竹门"则以竹门的吱呀声增添了生活的质朴气息。诗人悠然自得,"疏泉灌藜苋",泉水潺潺浇灌着藜菜和苋菜,显示出田园生活的简单而满足。
"倚杖牧鸡豚"描绘了农人悠闲地倚杖放牧家禽,画面生动,富有田园诗意。"江步横新舸"则展示了江边的新船,暗示着交通便利,生活与外界并非完全隔绝。"茅檐弄幼孙"是祖孙俩在屋檐下嬉戏的温馨场景。
最后两句"太平端有象,谁与画吾村"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因为这样的美景无人能描绘出来。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恬淡与惬意,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欣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