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
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
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
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
《连日与王忠玉,张全翁游西湖,访北山清顺、道潜二诗僧,登垂云亭,饮参寥泉,最后过唐州陈使君夜饮,忠玉有诗,次韵答之》【宋·苏轼】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载酒有鸱夷,扣门非啄木。浮蛆滟金碗,翠羽出华屋。须臾便陈迹,觉梦那可续。及君未渡江,过我勤秉烛。一笑换人爵,百年终鬼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7067c689f495448896.html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北山(běi shān)的意思:北山指的是北方山岭,比喻高山或偏僻的地方。
秉烛(bǐng zhú)的意思:手持蜡烛,指代亲自主持或亲自负责。
步行(bù xíng)的意思:指用双脚行走,不乘坐交通工具。
不速(bù sù)的意思:指未经邀请或不速之客突然出现,形容来访者的到来让人感到突然、意外或不便。
陈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已经过去的事物或迹象。
鸱夷(chī yí)的意思:指人心险恶,作恶多端。
翠羽(cuì yǔ)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羽毛
二老(èr lǎo)的意思:指两位年纪较老的人。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浮蛆(fú qū)的意思:指那些没有根基、没有实际才能或没有出息的人。
歌哭(gē kū)的意思:形容歌声悲伤动人,引人哭泣。
寒食(hán shí)的意思:指寒食节,也指寒食节期间的寒食禁火。
何有(hé yǒu)的意思:没有什么,没有的事
华屋(huá wū)的意思:形容房屋华丽、豪华。
换人(huàn rén)的意思:指替换人员,更换职位或角色。
金碗(jīn wǎn)的意思:比喻富贵、享受。
静响(jìng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低微,几乎听不见。
看竹(kàn zhú)的意思:观察竹子
扣门(kòu mén)的意思:指在门外敲门,等待门内的人开门。
狂客(kuáng kè)的意思:指技术高超、热衷于计算机科技的人,常常用于形容黑客或程序员。
老相(lǎo xiāng)的意思:指人的面容或神态显得老态龙钟,形容年老或衰老的样子。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年终(nián zhōng)的意思:指一年结束的时候或最后的时候。
千仞(qiān rèn)的意思:形容高大、峻峭。
千顷(qiān qǐng)的意思:形容广阔无边的景象或规模。
人爵(rén jué)的意思:指被封为爵位的人。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深人(shēn rén)的意思:指深思熟虑、深入人心的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丝管(sī guǎn)的意思:丝管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用来形容声音细腻、柔和、悦耳动听。
万象(wàn xi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无穷。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无聊(wú liáo)的意思:指事物乏味、无趣,缺乏刺激或兴趣。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象生(xiàng shēng)的意思:指事物发生变化或发展的样子。
响应(xiǎng yìng)的意思:主动回应或积极参与。
信步(xìn bù)的意思:轻松自在地行走或行动。
行看(xíng kàn)的意思:观察行动,行为表现。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眼色(yǎn sè)的意思:通过眼神传递暗示或指示。
亦何(yì hé)的意思:也是什么意思,表示对事物的无所谓或不在乎。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杂歌(zá gē)的意思:指杂乱无章的歌曲或声音。
啄木(zhuó mù)的意思:
即啄木鸟。《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晋 傅玄 《啄木》诗:“啄木高翔鸣喈喈,飘摇林薄著桑槐。” 前蜀 贯休 《湖头别墅》诗之三:“园飞青啄木,簷挂白蜘蛛。” 清 赵翼 《戏咏蛛网》诗:“啄木嘴画符,树蠹起受劾。”参见“ 啄木鸟 ”。
追逐(zhuī zhú)的意思:比喻追求高远的目标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自高(zì gāo)的意思:自我高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开篇即描绘了西湖山水之美,以及诗人与友人共同游览的场景。“北山非自高,千仞付我足。”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山水的顺应与融入,而“西湖亦何有,万象生我目”则展现了作者眼中西湖之美,以及这种美感如何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
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自如与自由,可以从“云深人在坞,风静响应谷。”这两句中得到体会。这里的“坞”和“谷”,可能指的是山中的一种隐秘之所,而“云深”、“风静”则营造了一种超然世外的意境。
接着,“与君皆无心,信步行看竹。”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心灵契合,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欣赏。这里的“无心”,并非真正的心不在焉,而是说他们在观察自然时,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和杂念。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竹间逢诗鸣,眼色夺湖渌。”则描绘了一种文学创作的灵感与视觉上的美感交融的场景。这里的“诗鸣”,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激发了诗人的灵感,而“眼色夺湖渌”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深刻体验。
“百篇成俯仰,二老相追逐。”这一句,可能是在赞叹诗僧清顺、道潜的文学成就,以及他们之间在文学上的互相激励和追随。这里的“百篇”,是对两人丰富作品的肯定,而“俯仰”则形容了他们作品中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至于“故应千顷池,养此一双鹄。”这一句,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希望在这样一个美丽自然环境中,能够安养心灵,就像那成对栖息在湖中的鸥鸟一样。这里的“千顷池”,形象地描述了西湖之广阔,而“一双鹄”则是对宁静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接下来,“山高路已断,亭小膝屡促。”这一句,可能是在描绘诗人游览过程中所经历的自然景观,以及这种环境中的体验。这里的“山高”、“路已断”,形象地表达了自然之美与其难以企及,而“亭小膝屡促”则是对在小亭中坐卧时,内心世界的安适和舒展。
诗歌后半部分,“夜寻三尺井,渴饮半瓯玉。”这一句,是对夜晚寻找清泉饮用的情景描绘。这里的“三尺井”,可能指的是一口不深但水质极佳的井,而“渴饮半瓯玉”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纯净泉水的向往和享受。
至于“明朝闹丝管,寒食杂歌哭。”这一句,是对第二天清晨,琴瑟之声与寒食之苦交织的场景描述。这里的“明朝”,指的是第二天早晨,“闹丝管”则可能是对弦乐声音的描绘,而“寒食杂歌哭”,则形象地表达了生活中的辛酸和悲凉。
最后,“使君坐无聊,狂客来不速。”这一句,是对诗人等待友人的情景描述。这里的“使君”,可能是指陈使君,而“坐无聊”则表达了一种期待与朋友相聚时光的心境。“狂客来不速”则是在叙述诗人苏轼本身作为一位热情好客,急切地希望与友人相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一叶井梧落,微凉生瘦藤。
老兼秋共至,衰与病相仍。
砌近虫号枕,檐疏雨翳灯。
熏炉对经卷,清似住山僧。
洞庭千木奴,寸丝不挂手。
来输步兵厨,酿作青田酒。
王家玉东西,未觉岁华走。
方从罗浮山,已作南阳寿。
还将瓮头春,慰子雪入牖。
我方缚禅律,一举烦屡嗅。
东坡酒中仙,醉墨粲星斗。
诗成以属我,千金须弊帚。
何曾樽俎间,著客面黧黝。
定须笑美人,蘸甲不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