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还自豫章寄谢胡帅承公·其三》
《还自豫章寄谢胡帅承公·其三》全文
宋 / 黄彦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翰墨南州士,弓刀北府兵。

几年闻战伐两地经营

伧父吴儿笑,儒冠武弁轻。

人才广收拾,归共致升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府(běi fǔ)的意思:指北方的官府,也用来形容北方地区的官吏或者政府机构。

伧父(chen fù)的意思:指愚昧无知的父亲

府兵(fǔ bīng)的意思:指官府的兵卒,泛指官兵。

翰墨(hàn mò)的意思:指书法或绘画的艺术。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两地(liǎng dì)的意思:指两个地方或两个地区之间的距离很远,或者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之间的关系疏远。

南州(nán zhōu)的意思:南方的州府,指南国或南方地区。

儒冠(rú guān)的意思:指儒家学者的帽子,引申为指儒家士人的身份和学问。

升平(shē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安定,社会和谐,没有战乱和动乱的状态。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武弁(wǔ biàn)的意思:指军队中勇猛善战的将领。

吴儿(wú ér)的意思:指吴越地区的人。

战伐(zhàn fá)的意思:指战争和征伐,泛指军事行动或军事斗争。

北府兵(běi fǔ bīng)的意思:北府兵是指北方的军队士兵。比喻背叛或投敌的人。

翻译
南方文人墨客,北方勇武之兵。
多年饱受战乱,两地百姓艰辛。
粗俗之人嘲笑,读书人被看轻。
广泛选拔人才,共同追求太平盛世。
注释
翰墨:文人墨客。
南州:南方。
士:士人。
弓刀:勇武。
北府兵:北方军队。
战伐:战争。
两地:两个地方。
伧父:粗鄙之人。
吴儿:吴地人。
儒冠:读书人的帽子,代指文人。
武弁:武官的头饰,代指武将。
收拾:选拔。
升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彦平所作的《还自豫章寄谢胡帅承公(其三)》。诗中,诗人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南北两种不同的人物和场景。"翰墨南州士"指的是南方的知识分子,他们以文墨为业,而"弓刀北府兵"则代表北方的武勇士兵,他们以战斗为生。诗人感慨道,几年来南北两地饱受战乱之苦,资源和精力都耗费在了战争之中。

"伧父吴儿笑"暗指民间对战争的嘲笑和无奈,"儒冠武弁轻"则表达了对文人地位被武将轻视的不满。然而,诗人寄予厚望,呼吁应广泛选拔人才,无论文武,共同致力于结束战乱,实现社会的太平与安宁。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人才配置的关注。通过这种对比和呼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和平统一的渴望。

作者介绍

黄彦平
朝代:宋

宋洪州分宁人,字季岑,号次山。黄庭坚族子。徽宗宣和间进士。钦宗靖康初,坐与李纲善贬官。高宗建炎初仕至吏部郎中,出提点荆湖南路刑狱,旋主管亳州明道宫。南渡后数上札子论事,多所建白,其论赏罚一疏,持论尤为平允。有《三余集》。
猜你喜欢

题画廿四首·其十九

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

呼它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0)

高祖斩蛇图

真人受命整干枢,失鹿狂秦不足诛。

四海横行无立草,妖蛇那得阻前驱。

(0)

洞山图卷

吾闻淮水出桐山,古来贤哲产其间。

君令自称亦私淑,渔钓须当借一湾。

(0)

酹江月.上元夜观月

上元佳节,正一轮西步,天渠飞跃。

素魄当空澄湛湛,独现寒光无着。

皓彩乾坤,无私遍照,万古无瑕膜。

浑如宝鉴,莹然悬向寥廓。

姑射绛阙琼楼,群仙赴会,云坠停鸾鹤。

瑞气祥烟笼宝殿,金碧霞辉交错。

烂醉蟠桃,彩云归去,殊袂飘香络。

嵩山遥对,烂银盘里期约。

(0)

酹江月.过淮阴

短衣瘦马,望楚天空阔,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犹忆那回曾到。

古木鸦啼,纸灰风起,飞入淮阴庙。

椎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何处漂母荒坟,清明落日,肠断王孙草。

鸟尽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归好。

半夜钟声,五更鸡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杨柳,青青春又来了。

(0)

水龙吟.赠友

王郎锦带吴钩,醉骑赤鲤银河去。

绛袍弄月,银壶吸酒,锦笺挥兔。

秃鬓西风,短篷落月,东吴西楚。

怅丹阳郭里,相逢较晚,共剪烛、西窗雨。

文采风流俊伟,碧纱巾挂珊瑚树。

出门万里,掀髯一笑,青山无数。

扬子江头,冻沙寒雨,暮天飞鹭。

待明朝酒醒金山,□□过瓜洲渡。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