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众 人 宋 /王 安 石 众 人 纷 纷 何 足 竞 ,是 非 吾 喜 非 吾 病 。颂 声 交 作 莽 岂 贤 ,四 国 流 言 旦 犹 圣 。唯 圣 人 能 轻 重 人 ,不 能 铢 两 为 千 钧 。乃 知 轻 重 不 在 彼 ,要 之 美 恶 由 吾 身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何足(hé zú)的意思: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交作(jiāo zuò)的意思:相互交流、交往并产生作用。
流言(liú yán)的意思:指没有根据、没有证据的传闻或谣言。
美恶(měi è)的意思:美好和恶劣,好与坏,美丽和丑陋。
千钧(qiān jūn)的意思:形容重量或力量极大。
轻重(qīng zhòng)的意思:轻视和重视。形容对待事物或人的态度和程度不同。
声交(shēng jiāo)的意思:指声音相互交错、纷杂,形容声音嘈杂、杂乱。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四国(sì guó)的意思:指四个国家或地区。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要之(yào zhī)的意思:表示要求、需要或取得某种结果。
重人(zhòng rén)的意思:重视人才,注重人的品德和能力。
众人(zhòng rén)的意思:指许多人,大家,众多的人群。
铢两(zhū liǎng)的意思:铢两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比喻微小的差异或细微的差别。
- 注释
- 纷纷:形容众多、杂乱。
何足:哪里值得,表示不值一提。
莽岂贤:莽撞的人怎能算是贤明。
流言:没有根据的传闻或恶意中伤的话。
轻重:价值的大小或重要性。
千钧:极重的重量,比喻极大的责任。
美恶:善恶,好坏。
- 翻译
- 世人的纷争有何值得较量,是与非并非我所欢喜或困扰。
赞美之声交织,难道莽撞之人就真的贤明?四方流言四起,但旦日依然被视为圣洁。
只有圣人才能公正衡量他人,不会因微小差别而视同重大责任。
由此可知,价值的轻重并不在于他人,关键在于自身的美恶判断。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争和是非评说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圣人能辨轻重的哲理思考。全诗语言简练而蕴含深意。
"众人纷纷何足竞," 这两句通过对比,指出世上之所以纷争无休,是因为人们都在追求名利,而这些对于修养高洁的人来说,实不足为道。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 这两句则指出即使是美好的名声,也可能被无知之辈所传颂,而那些恶言也能在一夜之间变得似乎圣明。这两句强调了世人评价的不可靠和变幻莫测。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这两句诗人通过对“圣人”的描述,指出只有圣人才能够真正理解人的轻重,而不像市侩一般用金钱衡量一切。
最后两句"乃知轻重不在彼,要之美恶由吾身。" 则是总结与反思,意味着诗人认识到评价的真假和善恶,不应寄托于外界,而应该从自身出发,通过内心的品德来衡量。
整首诗以其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展现了王安石的文学才华与思想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喜雨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望嵩楼
连山鄣吾北,二室分西东。
东山几何高,不为太室容。
西山为我低,少室见诸峰。
临轩一长叹,隐见由所逢。
试问山中人,二室竟谁雄。
雄雌久已定,分别徐亦空。
可怜汝阳酒,味与上国同。
游心四山外,寄适杯酒中。
过九华山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淩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