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于尘里望,此景在烟霄。
岩静水声近,山深暑气遥。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寂寥(jì liáo)的意思:寂寥指的是孤独、冷清、寂寞无人的状态。
青石(qīng shí)的意思:指青色的石头,也用来比喻坚硬、坚固的东西。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深山古寺的宁静图景。诗人在尘世间曾经向往这样的境界,现在终于置身于此,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岩静水声近"一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现了周围环境的静谧与远处山谷中潺潺流水的声音相呼应。"山深暑气遥"则描绘出夏日时节,即便是在深山之中,也能感受到那淡远的热气,但却不令人感到炙热难耐。
"杖藜青石路,煮茗白云樵"两句,诗人手持拐杖,踏着覆盖着青苔的小径,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同时,通过煮茶这一行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最后,"寄语为郎者,谁能访寂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情谊,以及对于那些能够理解自己这种隐逸生活的人的怀念。这里的“寂寥”形容的是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孤独,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思想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朋友的情谊。
余性寡所谐,平生惟自得。
谈名颈深缩,论利面作赤。
文不贵雕虫,诗尤恶钩擿。
粗豪真所畏,机巧非予匹。
所以常闭门,千载求知识。
黄卷有可人,为之忘寝食。
亦复爱山水,策杖无与适。
看云独忘归,听泉常永日。
内乐万事休,中虚众妙入。
欲以语斯人,此事吾无力。
道丧亦久矣,无言三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