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浪淘沙》
《浪淘沙》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浪淘沙令

酒尽恰天寒,鹿柴恒关。漫劳曲米想云安。

尽日疗饥黛色多谢青山

花县忽分餐猿鹤齐欢。溪南村老杖藜观。

怪汝炊烟飘一缕,瑞雪同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村老(cūn lǎo)的意思:指乡村中年纪较大的人,也可用来形容老实、朴实的人。

黛色(dài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的美丽和婉约。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分餐(fēn cān)的意思:分开吃饭,指争吵或矛盾激化到不愿再一起共事或共同生活的程度。

尽日(jìn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疗饥(liáo jī)的意思:解决饥饿问题

鹿柴(lù chái)的意思:指鹿在柴草丛中觅食,比喻人生困苦艰难,仍然坚持奋斗。

南村(nán cūn)的意思:南村指的是乡下或偏远的地方。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瑞雪(ruì xuě)的意思:指好事降临,如同瑞雪兆丰年。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幅静谧画面。开篇“酒尽恰天寒,鹿柴恒关”两句,以酒尽与天寒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寒意渐浓的氛围,鹿柴的关闭则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接着“漫劳曲米想云安”,通过想象中的佳酿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尽日疗饥惟黛色,多谢青山”两句,将目光转向自然,以黛色的山峦为背景,青山仿佛在回应着诗人内心的呼唤,给予心灵上的慰藉。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下半阙“花县忽分餐,猿鹤齐欢”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画面,花县的美食与猿鹤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场景。特别是“溪南村老杖藜观”一句,通过一位老者手持藜杖在溪边观景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宁静。

最后,“怪汝炊烟飘一缕,瑞雪同看”两句,以炊烟与瑞雪的对比,不仅展现了冬日特有的景象,也寓意着生活中的平凡与美好并存。炊烟的飘渺与瑞雪的洁白,共同构成了诗人眼中的冬日画卷,传递出一种淡然超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浪淘沙》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题上元周伯宁所赠僧惟善山水小图

北苑南宫意所亲,早于挥洒见天真。

僧郎前月金陵去,卷得淮山一片春。

(0)

出长径蓝陂

行人三五度回溪,乱后人家井灶迷。

苍耳黄蒿无路入,断垣细雨鹁鸠啼。

(0)

题墨鹰

秋山霜木冷萧骚,下有奔泉日怒号。

愁绝苍鹰浑不去,海门风起阵云高。

(0)

题水村晚影图

日照乱山如涌涛,忽随烟雾落平皋。

桥西旧有幽人屋,门外青松特地高。

(0)

赋别丁文甫之蓝田得水字

故人东去春山里,落日相邀醉南市。

别情不及雨馀云,送君更度蓝田水。

(0)

题水仙梅矾华图

仙子凌波春已深,梅兄矾弟已交临。

世间多少同枝叶,花落花开自一林。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