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瞻不辨今同昔,欲语翻然恸又惊。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暗短(àn duǎ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动狡诈短暂。
短檠(duǎn qíng)的意思:指言辞短促、不周密。
翻然(fān rán)的意思:突然改变;突如其来
彷佛(páng fó)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相似或相仿,几乎一模一样。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风传(fēng chuán)的意思:指消息传得很快,迅速传开。
孤身(gū shēn)的意思:独自一人,没有伴侣或支持者。
寒漏(hán lòu)的意思:
(1).寒天漏壶的滴水声。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九门寒漏彻,万井曙鐘多。” 前蜀 毛文锡 《恋情深》词:“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
(2).指寒天的漏壶。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次韵呈许荣达》:“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3).借指寒夜。 唐 钱起 《效古秋夜长》诗:“含情纺织孤灯尽,拭泪相思寒漏长。” 唐 吕温 《早觉有感》诗:“严冬寒漏长,此夜如何其。” 明 文徵明 《新秋夜坐》诗:“病里秋风惊已至,坐来寒漏不禁长。”恍恍(huǎng huǎng)的意思:形容心神不定,意识模糊或不清晰。
近前(jìn qián)的意思:靠近前方或接近前来。
懵懵(měng měng)的意思:形容对事物的认识或理解不清楚,头脑迷糊。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趋庭(qū tí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争取权贵的宠幸而奔走效命,追逐权力和地位。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苫次(shān cì)的意思:苫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意为“次第地按顺序”。它强调按照一定的次序或顺序进行。
宴坐(yàn zuò)的意思:在宴会上坐下来吃饭,泛指参加宴会。
中侍(zhōng shì)的意思:指居中侍奉,不偏不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孤独凄凉的环境中,内心充满哀伤和迷茫。"孤身苫次"写出了诗人的孤寂,"怆孤情"则表达了深深的忧郁之情。"恍恍懵懵"形容诗人神思恍惚,对着昏暗的油灯(短檠)陷入沉思。
"彷佛趋庭来塞苑"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在梦境中回到过去的庭院,暗示对亲人的怀念,而"分明宴坐近前楹"则进一步描绘出与亲人共聚的画面,但现实中却只能独自面对。"初瞻不辨今同昔"表达出诗人对现实与梦境混淆的困惑,"欲语翻然恸又惊"则揭示了他试图与亡者交流时的悲痛和震惊。
最后两句"哀莫哀于梦中侍,风传寒漏正三更",诗人感叹最悲哀莫过于在梦中还能陪伴亲人,而此时窗外传来寒冷的更漏声,正是深夜三更,加深了诗人无尽的哀思。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生活孤寂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凤凰曲
丹穴来凤皇,彩羽辉朝阳。
绿竹清溪边,激扬鸣宫商。
嗈嗈凤皇曲,清风轻度竹。
明时自歌舞,款步踏寒玉。
啾啁雀声喧,去觅梧桐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