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渔唱(yú chàng)的意思:指渔民在渔船上唱歌,形容人在适当的环境下以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联“湖头雨过树如荠,落日祇林一杖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湖边的景象,树木仿佛被雨水洗刷得更加清新,如同荠菜般生机勃勃;夕阳余晖映照在树林中,一位老者手持藜杖,缓缓行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渔唱半归孤屿外,钟声已过断桥西”进一步展开画面,渔夫的歌声在远处回荡,似乎在诉说着一天的劳作与收获;而寺院的钟声则穿越了断桥,传向远方,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颈联“浮生始觉迷初地,往事谁堪问旧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后,开始意识到最初的迷茫与困惑;对于过去的种种,又有谁能真正去追问或解答呢?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尾联“尚喜中天台百尺,可容元度独攀跻”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中天台百尺,象征着一个高远而纯净的精神世界,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独自攀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超越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