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福寺》
《永福寺》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湖头雨过树如荠,落日祇林一杖藜

渔唱半归孤屿外,钟声已过断桥西。

浮生始觉迷初地往事谁堪问旧题。

尚喜中天台百尺,可容元度独攀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尺(bǎi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才能或品德极其卓越。

初地(chū dì)的意思:初次踏入陌生的地方或领域。

断桥(duàn qiáo)的意思:指桥断了,无法通行。比喻人际关系破裂或交往中断。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孤屿(gū yǔ)的意思:指独立的小岛,比喻人孤独无助,处境艰难。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攀跻(pān jī)的意思:指努力爬升、追求更高的地位或境界。

谁堪(shuí kān)的意思: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非常出色,使其他人难以胜任或媲美。

天台(tiān tāi)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或地位高而危险,随时可能倾覆。

往事(wǎng shì)的意思: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渔唱(yú chàng)的意思:指渔民在渔船上唱歌,形容人在适当的环境下以自然的方式表现自己。

杖藜(zhàng lí)的意思:杖藜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指行走艰难、步履蹒跚的样子。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联“湖头雨过树如荠,落日祇林一杖藜”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雨后湖边的景象,树木仿佛被雨水洗刷得更加清新,如同荠菜般生机勃勃;夕阳余晖映照在树林中,一位老者手持藜杖,缓缓行走,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颔联“渔唱半归孤屿外,钟声已过断桥西”进一步展开画面,渔夫的歌声在远处回荡,似乎在诉说着一天的劳作与收获;而寺院的钟声则穿越了断桥,传向远方,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两句通过声音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颈联“浮生始觉迷初地,往事谁堪问旧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生活的风风雨雨后,开始意识到最初的迷茫与困惑;对于过去的种种,又有谁能真正去追问或解答呢?这种自我反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怀,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哲理性。

尾联“尚喜中天台百尺,可容元度独攀跻”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中天台百尺,象征着一个高远而纯净的精神世界,诗人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地方独自攀登,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超越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颂古·其十九

面门出入见还难,无位真人只尺间。

去路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

(0)

颂古·其六十九

一念不起须弥山,翻著襕衫退步看。

直上拄天下拄地,言前荐得也颟顸。

(0)

颂古·其一一○

月里姮娥不画眉,只将云雾作罗衣。

不知梦逐青鸾去,犹把花枝盖面归。

(0)

颂古七首·其三

浩浩长江际碧空,片帆高挂便乘风。

快哉不费纤毫力,万里家乡咫尺通。

(0)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二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趁出犹费力,滴水冰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

(0)

偈颂五十一首·其三十一

从上佛祖无法与人传,后代儿孙会得是障碍。

碍不碍,竹山铁鹞刺天飞,笑倒明州憨布袋。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吴当 苏过 黄庚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