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故尔(gù ěr)的意思:指事情的发展已经到达或达到某种状态,不能再改变或挽回。
会意(huì yì)的意思:指通过联想、比喻等方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
斯人(sī rén)的意思:指某人的品德、才华、风范等超出常人,令人敬佩和仰慕。
为真(wéi zhēn)的意思:真实无假,真相无疑。
问津(wèn jīn)的意思:向人请教或求助,寻求帮助或指点。
宣尼(xuān ní)的意思:指宣扬儒家思想,传播道德教化。
在斯(zài sī)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在特定的状态或位置上。
知津(zhī jīn)的意思:指明了解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能够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或解决问题。
- 注释
- 宣尼:指孔子。
颇:相当,非常。
意:心意,意图。
斯人:这个人。
故尔:所以就。
令:让。
去:前往。
问津:询问渡口或寻求帮助。
大是:确实是,真正是。
会意:理解意思。
知津:知道渡口,理解关键。
此语:这句话。
亦:也。
为真:是真实的。
- 翻译
- 孔子非常看重这个人,所以让他去询问渡口的方法。
这个人确实能理解孔子的意思,知道这句话也是真实的。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名为《论语绝句(其九十六)》。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入思考并领会孔子的教诲,对于人的情感和意志有着深刻的理解。
“宣尼颇意在斯人”,这里的“宣尼”指的是孔子,表明孔子的思想和愿望寄托在这些人身上。诗人认为孔子的用意是在这群人中传达他的教诲。
“故尔令由去问津”,“尔”指代诗人自己,“由去问津”则是说诗人将要去询问渡口,即通过探讨和质疑来深化对孔子思想的理解。这里的“津”有渡口之意,也隐喻知识的门槛。
“大是斯人能会意”,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领会孔子教诲的人给予极高的评价。“斯人”指的是能够理解和实践孔子思想的人,“能会意”则强调这些人的智慧和悟性。
“知津此语亦为真”,最后一句,诗人通过询问渡口(即探讨知识)来确认那些能够理解孔子的教诲的人所言非虚。这也表明了作者对孔子思想的深刻认同和推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旧拄杖
亲采匡庐瀑布西,层崖悬壁更安梯。
携行三十年吟伴,未有诗人□□□。
题李昌符丰乐幽居
诗家依阙下,野景似山中。
兰菊俱含露,杉梧为奏风。
破门韦曲对,浅岸御沟通。
莫叹连年屈,君须遇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