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宵七恨·其五笛》
《秋宵七恨·其五笛》全文
明 / 李昱   形式: 古风

伶伦截竹才过尺,一吹能裂苍崖石。

况复声闻杨柳,对此令人多感激。

中宵无人万籁静,天上残星犹历历吁嗟恨尔之秋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多感(duō gǎn)的意思:形容人敏感多情,感触很深。

感激(gǎn jī)的意思:对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心存感激之情。

况复(kuàng fù)的意思:况复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况且还有”,表示一种进一步的陈述或补充。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伶伦(líng lún)的意思:形容言辞或行为聪明、机智。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天上(tiān s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美好的境地或事物。

万籁(wàn lài)的意思:形容声音非常嘈杂,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折杨(shé yáng)的意思:指砍伐杨树,比喻毁灭、摧毁。

中宵(zhōng xiāo)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可以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折杨柳(shé yáng liǔ)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坚定,不易动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昱的《秋宵七恨(其五)笛》描绘了一幅幽深静谧的秋夜画面。诗人以伶伦(古代传说中的音乐大师)吹奏的竹笛为引子,赞美了笛声的穿透力,说它能穿透一尺长的竹子,甚至能震裂坚硬的苍崖石。接着,他描述了笛声中传出的折杨柳曲调,引发了听者深深的感慨和情感共鸣。

诗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只有笛声在万籁俱寂中回荡,天上的残星也仿佛被这笛声所吸引,清晰可见。最后,诗人发出叹息,表达了对秋笛的深深遗憾和哀愁,可能是因为笛声勾起了他对某种失落或远方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展现了笛声的感人力量,以及诗人借笛声寄托的情感。

作者介绍

李昱
朝代:明

元明间浙江钱塘人,字宗表,号草阁。元末避居永康、东阳间,授徒为业。明洪武中官国子监助教。有《草阁集》。
猜你喜欢

寄柳塘汪叔耕三首·其一

不闻尔言久,因觉我言非。

欲得尔之善,真期尔指归。

(0)

月夜汎舟姚江

秋暑不可能,几思泛中川。

晚来兴有适,溪船偶及门。

凉月才上弦,平潮可黄昏。

倚楫纵所如,卧看龙泉山。

长虹跨空阔,过之凛生寒。

坐稳兴益佳,夜气方漫漫。

草虫鸣东西,飞乌相与还。

仰头数明星,垂手摇碧澜。

坐客惜此景,不及携清樽。

无酒要不恶,徜徉足幽欢。

幽欢有何好,叩舷澹无言。

(0)

祝英台近.燕莺语

海棠开,春已半,桃李又如许。

一朵梨花,院落阑干雨。

不禁中酒情怀,爱闲懊恼,都忘却、旧题诗处。

燕莺语。溪岸点点飞绵,杨柳无重数。

带得愁来,莫恁空休去。

断肠芳草天涯,行云荏苒,和好梦、有谁分付。

(0)

喜吕令防归

閒居玩编简,萧然罕朋俦。

古士信可佳,欲语不见酬。

岂如平生交,臭味能相投。

别久得会面,笑谈解人忧。

况君复比邻,共此一壑幽。

招邀接步武,文字资讨求。

昨朝喜君来,快若沈疴瘳。

开口四五笑,亹亹谈未休。

鸡鸣任风雨,畴能记穷愁。

因知名教地,至乐真天游。

新凉动梧竹,柴门掩清秋。

三径无杂华,茙葵散金瓯。

年丰鱼蟹熟,樽酒亦易谋。

相过勿厌数,此外俱悠悠。

(0)

志公和尚赞

一据独龙冈,三朝扬圣化。

擘破老面皮,索尽辽天价。

当时误杀张僧繇,谁料而今转更遥。

描不成,画不就,三个骰儿抛十九。

一段风光何处有,曲尺剪刀并扫帚。

(0)

颂古二十首·其十四

因我得礼你,穷源须到底。

九九八十一,阎罗王是鬼。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