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
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
方惭闻道晚,始悟视名轻。
抱膝(bào xī)的意思:指坐下来时把膝盖抱住,形容坐得很高兴或者伤心。
柴荆(chái jīng)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虽然外表寒酸、不起眼,但内在却有很高的价值和能力。
大化(dà huà)的意思:扩大、放大
代耕(dài gēng)的意思:代替别人耕种田地。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寒色(hán sè)的意思:指颜色冷淡、阴冷无光的样子。
荒庭(huāng tíng)的意思:指家里荒芜、人丁凋敝的景象。
聚散(jù sàn)的意思:聚集和分散
零雨(líng yǔ)的意思:形容雨量非常小,几乎不下雨。
乱云(luàn yún)的意思:形容天空中乌云密布,风云变幻。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突烟(tū yān)的意思:指火势突然腾起,烟雾冲天。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偃息(yǎn xī)的意思:停止、休息
自顾(zì gù)的意思: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需要或利益。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贫非病(pín fēi bìng)的意思:指贫穷并非一种病态,贫困并非可怕的事情。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家中面对雨天的内心感受与思考。开篇“闭门亦已静,零雨亦凄情”两句,以静谧的环境衬托出雨滴带来的哀愁情绪,营造了一种孤寂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映牖增寒色,鸣除急暮声”进一步渲染了雨夜的凄冷与时间的流逝感,通过窗户映射的寒光和夜晚急促的声响,加强了诗中的孤独与时间的紧迫感。
“乱云时聚散,浅溜漫纵横”则展现了雨势的变化与自然界的动态美,云层的聚散与水流的纵横交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思考。而“湿突烟难起,荒庭草欲生”则通过湿热的地面难以升起炊烟、荒废的庭院中草木似乎要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端居观大化,抱膝绝微营”表明诗人选择在宁静中观察宇宙万物的变化,抱膝沉思,远离世俗的琐事,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由。诗人自省“自顾贫非病,堪嗟学代耕”,表达了对自己贫困生活的理解,并感叹于学习农耕技能的必要性,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
“方惭闻道晚,始悟视名轻”则流露出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意识到自己在追求知识与智慧上有所迟缓,开始认识到名利的轻重,展现出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终当谢人世,偃息返柴荆”表达了诗人最终将告别尘世,寻求心灵的归宿,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雨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朔风剪潞水,卷卷生白花。
舟子不易进,举桨撞水牙。谓言此著■,如以利斧加。
浮木水中居,宁堪穴呀呀。
至人心虚虚,声入浩无涯。
患端日潜伏,在在纷如麻。
辟之舟中水,败没殊不差。
持斧观君竹,潞州舣平沙。
登舟费沉吟,吾言谅无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