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四首·其四》全文
- 鉴赏
这首《调笑令》以边月为题,描绘了边关将士与家乡亲人相思之情的深刻主题。诗人巧妙地将边月与积雪进行对比,不仅展现了边关环境的荒凉与艰苦,也暗示了征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边月。边月。何用光争积雪。” 开篇即以边月与积雪作比,月光如雪,既写出了边关夜晚的寒冷与寂静,也暗喻了征人内心的孤寂与苦楚。月光虽明亮,却无法与积雪争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征人处境的隐喻——他们身处异乡,远离家乡,即使月光再明亮,也无法照亮心中的那份孤独和对家人的思念。
“征人见尔生情。为似闺中镜明。” 这一句转而从征人的视角出发,表达了他们见到边月时的复杂情感。边月之于征人,如同闺中镜之于家中妻子,虽然明亮,却不能常伴左右。这里的“镜明”不仅指边月的明亮,更象征着征人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
“明镜。明镜。不得长含双影。” 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边月比作明镜,但强调的是“不得长含双影”,即无法长久地在镜中映照出夫妻双方的身影。这不仅是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描述,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希望有一天,征人能够与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展现了边关生活的真实面貌以及征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宣清.秋怀
雨霁新凉,小院垂帘,秋风萧萧恁早。
听哀蝉、尚恋碧阴,又寒蛩、暗泣荒草。
病发凋零,愁容损减,伤人易老。
叹于今、了无多,吟风嘲月怀抱。
便再谱花牒,别翻水调,知音人去杳。
且学坐蒲团,破除烦恼。洞天白云最好。
一片冰心对莲花,去栽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