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
鬼目不相瞷,而逊华堂坚。
安眠(ān mián)的意思:安静地入睡,平静地睡觉。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辨说(biàn shuō)的意思:辨别真伪、分辨是非,用言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宾客(bīn kè)的意思:指客人、宾馆等接待来访的人。
不终(bù zhōng)的意思:不中断、不停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不安(bù ān)的意思:形容心情不安,焦躁不安的样子。
当子(dāng zǐ)的意思:指人们在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情况下,能够正确判断和处理事物,做出适当的决策。
等闲(děng xián)的意思:平常、平凡、无所事事
发言(fā yán)的意思:发表言论或意见;说话;表达观点。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怪事(guài shì)的意思:奇怪的事情或情况。
鬼目(guǐ mù)的意思:指眼神凶恶、可怕,给人以恐惧感。
旧居(jiù jū)的意思:指过去居住的地方或旧时的家园。
举足(jǔ zú)的意思:举起脚来。形容轻易举起脚步,行走自如。
局促(jú cù)的意思:指空间狭小,使人感到不舒适或不自在。
茅屋(máo wū)的意思:指简陋的房屋或住所。
眯眼(mí yǎn)的意思:形容眼睛半闭的状态,多指人因困倦、疲劳或不满而眯起眼睛。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排墙(pái qiáng)的意思:指一排连续的墙壁或屏障,比喻一群人或事物依次排列,形成坚固的防线。
丘园(qiū yuán)的意思:指智慧高深、学识渊博的人。
生命(shēng mìng)的意思:表示生死未定,不知道结果如何。
说空(shuō kōng)的意思:指言辞空泛、毫无根据,缺乏实质内容或真实依据。
缩头(suō tóu)的意思:形容胆小怕事,不敢正视问题或挑战。
田田(tián tián)的意思:形容庄稼长势茂盛,丰收的样子。
外人(wài rén)的意思:指不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的人,也指不熟悉或不了解某个地方、环境或事物的人。
违天(wéi tiān)的意思:违反自然法则或天命,不顾天地规律。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下雨(xià yǔ)的意思:形容雨势非常大,如同盆里的水一样倾泻而下。
再拜(zài bài)的意思:再次行礼,表示恭敬、敬仰。
正当(zhèng dāng)的意思:合乎道义、符合法律、符合规定的。
子夜(zǐ yè)的意思:子夜指的是夜晚的最深处,也就是午夜时分。
昨者(zuó zhě)的意思:昨天的人;过去的人或事物。
方外人(fāng wài rén)的意思:指不拘世俗,超脱尘世的人;指追求自由自在,不受世俗束缚的人。
这首诗是清代思想家黄宗羲的《五月复遇火》,他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生活困苦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诗中描述了火灾后的狼狈情景,如“局促返旧居,鸡犬共一轩”,生活空间狭小,连鸡犬都共处一室。诗人形容自己在雨中缩头躲雨,“缩头床下雨,眯眼灶中燔”,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难。
“南风怪事发,正当子夜前”暗示灾难突然降临,如同南风吹起的火灾。诗人感叹自己的命运多舛,“臣年已五十,否极不终还”,五十岁的他遭遇如此不幸,似乎否极泰来的机会渺茫。他自责言行冒犯他人,“发言多冒人,举足辄违天”,认为自己的言行不合时宜。
“半生滨十死,两火际一年”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险恶,几乎每过一年就有一场火灾,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诗人并不在乎居所简陋,“莫言茅屋陋,宾客非等闲”,他认为来访的朋友都是重要的,即使是在简陋的茅屋里。
最后,诗人借用刘伯绳的不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昨者刘伯绳,为我不安眠”,并自述自己本是超脱世俗之人,但终究无法逃离生活的困境,“仆本方外人,岂终保丘园”。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
我经山泽间,细行每踌躇。
今兹荷天力,静寄田园居。
墙连友生家,竹映从弟庐。
流水周屋下,鸡鸣应遥墟。
閒访齐民术,精微在菑畬。
井臼时一操,习气通劳劬。
宾阶绿苔长,萧散礼数无。
去去久如兹,人代自相疏。
默哂桃源人,衣食烦百须。
彼居既不出,我往定焉如。
昔和岐亭诗,见杀即劝止。
欲将不见闻,摄入见闻里。
迩来纵鸾刀,老饕何氏子。
譬彼刚制酒,触酒复欢喜。
默思丧乱来,冤魂呼不起。
糟猪恣咀嚼,舂磨无天理。
是生皆恶死,何分物与己。
巳物既不分,微命亦同矣。
断杀有顿渐,悲力无涯涘。
从嘲儒入墨,杀牛逊礿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