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新 春 吟 宋 /邵 雍 多 病 筋 骸 五 十 二 ,新 春 犹 得 共 衔 杯 。践 形 有 说 常 希 孟 ,乐 内 无 功 可 比 回 。燕 去 燕 来 徒 自 苦 ,花 开 花 谢 漫 相 催 。此 心 不 为 人 休 戚 ,二 十 年 来 已 若 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践形(jiàn xíng)的意思:指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才能或价值。
筋骸(jīn hái)的意思:指人的身体骨骼和肌肉,也用来形容人的身体健壮有力。
开花(kāi huā)的意思:指事物开始显露出美好的一面,也可以指事物达到最佳状态。
年来(nián lái)的意思:指多年以来的时间。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十二(shí èr)的意思:指十二个,表示数量为十二。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无功(wú gōng)的意思:没有成就或功绩。
衔杯(xián bēi)的意思:指饮酒时举杯,表示敬酒或祝酒。
新春(xīn chūn)的意思:新春指的是新年的春季,也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形有(xíng yǒu)的意思:形影不离指的是形容两个人或物之间关系密切,无法分开。
休戚(xiū qī)的意思:休息与战争,喜乐与悲痛
已若(yǐ ruò)的意思:已经如同、已经好像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翻译
- 身体多病已经五十二岁,新的一年还能一起举杯共饮。
遵循本性行事有所追求,常常效仿孟子的道德,快乐中并无功利之心能比得过颜回。
燕子来去只让自己受苦,花开花落也只是徒然催促时光。
我的心不会随他人喜怒哀乐而改变,这二十年来已经像灰烬般平静。
- 注释
- 多病:形容身体状况不佳。
筋骸:指身体。
五十二:年龄。
新春:新年。
共衔杯:一起饮酒。
践形:实践自己的形迹,即遵循本性。
说:道理,追求。
常:常常。
希孟:效仿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乐内:内心的快乐。
无功:没有功利之心。
比回:比不上颜回(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称)。
燕去燕来:燕子的来去。
徒自苦:白白地让自己受苦。
花开花谢:花开和花落。
漫相催:随意地催促。
此心:我的内心。
休戚:忧喜,这里指人的情绪变化。
若灰:像灰烬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新春吟》,诗中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五十二岁)但仍能与人共度新春的感慨。首句“多病筋骸五十二”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尽管疾病缠身,但新年之际仍能举杯共庆,展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第二句“新春犹得共衔杯”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接着,诗人提到“践形有说常希孟”,这里的“践形”可能指的是遵循道义或自然法则,而“常希孟”则可能是指向往孔子弟子孟子的道德修养。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在道德实践上有所追求,但并不追求世俗的功名,“乐内无功可比回”表达出内心的平静和淡泊。
“燕去燕来徒自苦,花开花谢漫相催”通过自然景象,寓言人生无常,暗示自己早已看淡世事变迁,不会因外界的悲欢离合而感到困扰。最后两句“此心不为人休戚,二十年来已若灰”揭示了诗人的心境,他的心境已经超越了人间的喜怒哀乐,如同灰烬一般平静无波,即使历经二十年,依然如此。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和疾病时的豁达与超脱,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慈元殿赐牡丹
九重羯鼓声动地,万年枝上回春意。
天遣姮娥散一枝,一枝先到山人家。
焚香再拜皋国色,雨露沾濡知帝力。
我愿人间春不老,长对此花颜色好。